[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微生态混合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9067.7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张健飞;巩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05G3/00;C05G3/04;C12R1/685;C12R1/125;C12R1/11;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物 枯草芽孢杆菌 混合肥 微生态 制备 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土壤物理性状 植物乳杆菌剂 保藏 板框过滤 农用肥料 土壤肥力 斜面转接 芽抱杆菌 发酵液 黑曲霉 酶制剂 种子液 重量份 解磷 菌剂 扩培 数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微生态混合肥的制备方法,属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所述高效微生态混合肥的重量份数组成为:解磷巨大芽抱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黑曲霉培养物,植物乳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i‑2013‑02保藏号为CGMCC No.792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制备:从斜面转接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后,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干燥,获得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酶制剂的培养物,该培养物具有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特点。
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发明专利的申请日为2014年01月23日,申请号为:201410034895.0,名称为“一种微生态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微生态混合肥,属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发挥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化肥、有机肥的增效作用,对土壤的改良活化作用,以及微生物的生理作用等方式来实现的。微生物肥是一种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促进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正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
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其产物对人体安全无害,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比如申请号为“201110385820.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可溶性玉米肽,采用固态发酵在培养过程中无需震荡培养,培养条件相较于液态发酵简单,可以大大提高产物的反应效率、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长期在微生物肥料方面研究缺乏投入,使得我国的微生物肥料产业依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与应用效果表现欠稳定的问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这些问题成了微生物肥行业函待打通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微生态混合肥的制备方法:
将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或混合后制粒:解磷巨大芽抱杆菌菌剂1-5份,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16-25份,黑曲霉培养物10-18份,植物乳杆菌剂5-12份。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制备:从斜面转接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干燥后获得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酶制剂的培养物。
植物乳杆菌剂的制备方法:从斜面转接培养植物乳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发酵液经低温负压真空浓缩到原体积的45%,得到菌浓缩液。添加载体:向浓缩液中添加混合好的载体,混合均匀;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5:1,载体组成为:CaCO320-23份,糊精10-12份。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50℃。
黑曲霉培养物制备:菌种培养,固体发酵培养:孢子液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料中,26-33℃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料,低温流化床干燥,粉碎干燥物;采用常见固态发酵法制备获得。
本产品使用方法简单,每亩地使用量0.3-1公斤,成本仅为80-100元/亩,拌种或生长期灌水前地表喷洒。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肥料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满足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的肥料由复合微生物发酵而成,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益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