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白介素15为活性成分的融合蛋白型药物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0739.6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傅阳心;彭华;郭静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免疫靶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A61K38/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唐宁 |
地址: | 美国得克萨斯州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介素 15 活性 成分 融合 蛋白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白介素15为活性成分的融合蛋白型药物前体,所述的药物前体为融合蛋白,包含如下结构单元:(1)第一结构单元:白介素15(IL15)受体的一个或一个亚基的片段;(2)第二结构单元:具有活性的IL15;(3)位于所述融合蛋白C端的第三结构单元:抗体Fc片段;(4)连接片段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结构单元;(5)位于所述融合蛋白N端的第四结构单元:IL15受体的β亚基的胞外片段;(6)连接片段2:用于连接所述第四结构单元和剩余结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以白介素15为活性成分的融合蛋白型药物前体。
背景技术
白介素15:1994年,Grabstein等研究者在检测猴肾表皮细胞系cv-1/EBVA上清液中发现了一种能维持CTLL-2细胞增殖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命名为IL15,即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1]。IL-15与IL-2相似,属于4个螺旋细胞因子家族。人IL15的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q25-35。IL15是一种分子量14~15ka的糖蛋白,成熟蛋白由112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个可能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IL15的表达受到严格调控。IL15的mRNA在很多组织和细胞中都可以检测到表达,如纤维组织,肌肉细胞,肾脏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肿瘤细胞等,但成熟的IL15蛋白则主要表达于DC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基质细胞中,T细胞不表达。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interfereons,和TLR可促进IL15的表达。
白介素15受体(IL15R):IL15R属于造血因子超家族,由α、β(又称CD122)、γ(又称CD132,common gamma chain,γc)3个亚基构成。IL2和IL15共用β链受体。IL2,IL4,IL7,IL9,IL15以及IL21共用γ链受体。IL2和IL15的受体共用β和γc链,但IL2和IL15均有其各自特异性α受体链。人IL15Rα属于I型跨膜蛋白,IL2Rα和IL15Rα都有一个保守的蛋白结合基序(sushi domain)。IL2R有三种不同的复合体:单独IL2Rα与IL2的亲和较低,且不能传递信号;IL2Rβγ异源二聚体以中等亲和力结合IL2并可介导信号传递;IL2Rαβγ异源三聚体以高亲和力结合IL2并介导信号传递。IL15与IL15Rα亲和力比较高(Kd~10-11M),但不传递信号。IL15与IL15βγ异源二聚体的亲和力比较中等(Kd~10-9M),可传导信号;IL15与IL15αβγ异源三聚体亲和力与前者相似(Kd~10-9M),可传导信号。由于IL2和IL15的受体共用β和γ链,因此,IL2和IL15之间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如都能促进T细胞,NK细胞增殖[3]。
IL15与受体的结合:IL15Rα主要表达于DC和单核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IL15/IL15Rα以trans-presented的形式与受体结合。即IL-15和IL-15Ra在相同细胞中表达后,在胞内IL-15与IL-15Rα的sushi结构域以高亲和力结合后转运至膜表面,然后与其反应性细胞(如T细胞或NK细胞)膜表面的βγ异源二聚体复合物或αβγ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结合,β和γ受体可分别活化下游Jak1和Jak3,导致STAT-3和STAT-5活化,激活级联反应,诱导特异性基因表达。IL15以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效应细胞时,可以cis形式与IL15受体作用,活化下游信号产生效应功能。
IL-15的免疫功能:IL15是一个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可维持和活化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包括:
(1)促进CD8+T细胞活化,增殖,活化以及存活;
(2)对记忆性T细胞的活化和维持及其重要;
(3)对NK细胞和NKT发育至关重要,此外和促进NK和NKT细胞活化和增殖;
(4)促进抗肿瘤抗体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免疫靶向有限公司,未经免疫靶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