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6858.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02;C08K13/02;C08K13/04;C08K3/26;C08K3/34;C08K7/26;C08K3/36;B29C47/92;B29B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料 丁腈橡胶 抗氧化 密炼机 耐热 改性 密炼 制备 双螺杆挤出机 表面活性剂 氯化氢气体 密炼机转子 耐老化性能 改性过程 使用寿命 高混机 抗氧剂 耐高温 耐用性 偶联剂 润滑剂 填充剂 稳定剂 熔融 造粒 速比 冷却 挤出 分解 | ||
1.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包括:
将丁腈橡胶加入密炼机中,设置密炼机温度为165‐185℃,密炼机转子速比为1:1.12‐1.16,密炼10‐16min后,加入PVC树脂,密炼20‐30min后,加入填充剂,再次密炼4‐8min,得到混料a;
将混料a加入至高混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润滑剂,高混机转速为800‐1200r/min,混合12‐18min,得到混料b;
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64‐212℃,机头温度为:205‐210℃,螺杆转速为180‐240r/min,熔体压力为14‐19Mpa,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干燥,得到PVC改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丁腈橡胶加入密炼机中,设置密炼机温度为168‐176℃,密炼机转子速比为1:1.13‐1.15,密炼12‐15min后,加入PVC树脂,密炼23‐36min后,加入填充剂,再次密炼5‐7min,得到混料a;
将混料a加入至高混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润滑剂,高混机转速为950‐1100r/min,混合13‐17min,得到混料b;
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65‐209℃,机头温度为:207‐209℃,螺杆转速为200‐230r/min,熔体压力为15‐18Mpa,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干燥,得到PVC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丁腈橡胶加入密炼机中,设置密炼机温度为172℃,密炼机转子速比为1:1.14,密炼14min后,加入PVC树脂,密炼32min后,加入填充剂,再次密炼6min,得到混料a;
将混料a加入至高混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润滑剂,高混机转速为1000r/min,混合16min,得到混料b;
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66‐208℃,机头温度为:208℃,螺杆转速为220r/min,熔体压力为16Mpa,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干燥,得到PVC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64‐212℃,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64‐169℃,二区:167‐174℃,三区:172‐183℃,四区:180‐190℃,五区:186‐194℃,六区:195‐203℃,七区:198‐205℃,八区:200‐209℃,九区:204‐2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陶土、滑石粉、硅藻土以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月桂醇硫酸钠以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以及副抗氧剂的混合;所述主抗氧剂为二苯胺、二氢喹啉、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以及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中的一种;所述副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双酯或者三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主稳定剂以及辅助稳定剂,其质量比为1:0.2‐0.4;所述主稳定剂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铝、硬脂酸钾、硬脂酸锌以及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所述辅助稳定剂为硫醇丁基锡或者二盐基硬脂酸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偶联剂KH550或者偶联剂KH79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以及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未经陈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8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