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地板笼式梁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2312.8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锋;伍俊棠;罗培锋;文凯;杨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5;B62D43/0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板 笼式梁架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地板笼式梁架结构,包括前地板、前地板梁架和加强梁,所述前地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放置备胎的备胎池,所述前地板梁架连接于所述前地板的下表面,所述加强梁连接于所述前地板的上部,所述前地板梁架、所述加强梁以及所述前地板梁架和加强梁之间分别形成若干用于传递和分散碰撞力的传力环。本发明的前地板笼式梁架结构,通过前地板梁架对前地板进行支撑和加强,并在备胎池的上方设置加强梁,在满足放置备胎的情况下,形成一系列传力环,使碰撞力得到更好地传递和分散,有效提升了整车的碰撞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地板梁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MPV消费市场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消费者在对安全性能关注的同时,对乘坐空间、储物空间也越来越重视。
为了将第三排座椅向后翻折放平,以最大限度增加储物空间,传统的备胎布置位置需调整。将备胎布置于前地板处是个不错的方案,这种布置形式可以不占用后地板的空间,有效增加后备箱的储物空间,但是此种布置形式对车身碰撞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满足备胎布置的同时,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模态以及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前地板笼式梁架结构,包括前地板、前地板梁架和加强梁,所述前地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放置备胎的备胎池,所述前地板梁架连接于所述前地板的下表面,所述加强梁连接于所述前地板的上部,所述前地板梁架、所述加强梁以及所述前地板梁架和加强梁之间分别形成若干用于传递和分散碰撞力的传力环。
进一步的,所述前地板梁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以及右纵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间隔设置,所述后横梁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备胎池的轮廓相匹配的弯曲横梁;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间隔设置,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均贯穿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以及右纵梁合围成第三传力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包括加强横梁、左加强纵梁和右加强纵梁,所述加强横梁横向连接于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加强横梁在中部向上拱起,并在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所述左加强纵梁和右加强纵梁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左加强纵梁和右加强纵梁分别在前端与所述前横梁连接,并分别在后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所述加强横梁、左加强纵梁、右加强纵梁以及所述前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中四根相互连接的梁分别围成第四传力环、第五传力环、第六传力环和第七传力环,所述加强横梁与所述弯曲横梁对接围成第八传力环。
进一步的,所述左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右纵梁的前端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左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右纵梁的后端的横向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包括左前小横梁、第一连接板、直横梁、第二连接板以及右前小横梁,所述左前小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左纵梁的左侧板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左纵梁的右侧板与所述直横梁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直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右纵梁的左侧板之间,所述右前小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右纵梁的右侧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还包括左后小横梁和右后小横梁,所述左后小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左纵梁的左侧板焊接,所述弯曲横梁焊接于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右后小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右纵梁的右侧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边梁、中段梁及右边梁,所述左边梁由所述左纵梁的焊接边处向下弯折,所述右边梁由所述右纵梁的焊接边处向下弯折,所述中段梁为直梁,并在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搭边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地板笼式梁架结构还包括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所述左门槛梁纵向设置于所述左纵梁的左侧,所述左门槛梁在前部与所述左前小横梁焊接,并在后部与所述左后小横梁焊接;所述右门槛梁纵向设置于所述右纵梁的右侧,所述右门槛梁在前部与所述右前小横梁焊接,并在后部与所述右后小横梁焊接;所述左门槛梁、左纵梁、左前小横梁和左后小横梁合围成第一传力环,所述右门槛梁、右纵梁、右前小横梁和右后小横梁合围成第二传力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地板前加强梁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动力汽车充电口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