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2566.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成;孟庆祥;华秀萍;李建军;史春梅;朱世伟;单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乐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G05D11/1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4002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料 含水率控制 湿度传感器 食用菌 含水率 送水部 压实器 杆式 压实 含水率信号 方法误差 插入杆 监测孔 输出端 侧壁 补充 | ||
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食用菌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控制含水率的方法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所述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包括压实器、菌料容器、杆式湿度传感器、送水部和控制部;菌料容器用于装待测含水率的菌料,压实器用于压实菌料容器中的菌料;菌料容器的侧壁开有监测孔,用于插入杆式湿度传感器;杆式湿度传感器的含水率信号输出端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通过送水部为压实菌料容器中的菌料补充水分,以控制菌料达到目标含水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领域,涉及含水率的检测及控制。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菌料水分含量起着为菌丝和菌体提供营养的作用,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水分不仅是食用菌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养料的吸收及运输、代谢废料排泄等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因此,食用菌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多数来自菌料。菌料含有充足的水分,是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大量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菌料的适宜含水量一般为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需水量更大。菌料的水份过多时,菌丝因湿度过大导致菌丝缺氧而生长缓慢,甚至腐烂死亡。菌料中含水量太少时,菌丝分泌的酶不能自由扩散接触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生长。菌料的含水量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菌料含水量适中,才能生产出高产量,品质优的食用菌。所以检测食用菌培养基的水分含量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传统食用菌菌料水分测定的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一:利用手抓法。菌丝生长发育时菌料的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菌料中最适含水量为70%~75%,用于菌丝生长发育的菌料的配比,按料水比1:1.4,即用手抓1小把拌好的菌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适度。
方法二:称重法。操作步骤:称取两份平行样,每份约2g,精确至0.001g,置于恒重的铝盒中,移入135±2℃的烘箱中,打开铝盒盖,关闭烘箱门,开始计时。2小时后打开烘箱门,盖好铝盒,取出,放在干燥器皿冷却至室温,称重。X=(M1-M2)/M1×100%。(式中X--试样中的水分,M1--干燥前的重量,M2--干燥后的重量;允许误差1,测定结果以平行测试算数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
由以上可看出,运用手抓法无法精准、量化地测得食用菌菌料含水率,只能通过经验大约估计;烘箱的测试时间长,并且操作复杂,无法满足食用菌生产企业在工艺中快速检测水分需求;食用菌快速水分仪测虽能准确地测得菌料含水率,但往往由于菌料测量样本的紧实度不一,使得测量时的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控制含水率的方法误差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述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包括压实器1、菌料容器2、杆式湿度传感器3、送水部8和控制部6;
菌料容器2用于装待测含水率的菌料,压实器1用于压实菌料容器2中的菌料;
菌料容器2的侧壁开有监测孔,用于插入杆式湿度传感器3;
杆式湿度传感器3的含水率信号输出端发送给控制部6;
控制部6通过送水部8为压实菌料容器2中的菌料补充水分,以控制菌料达到目标含水率。
一种含水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所述食用菌菌料含水率控制装置来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测含水率的菌料装入菌料容器2并抹平;
步骤二、利用压实器1嵌套在菌料容器2内,并向下旋入将菌料压实,读取压实后的深度值,该深度值作为同批次待测含水率的菌料向下压实深度的目标数值;
步骤三、将杆式湿度传感器3从监测孔插入菌料容器2内,测得菌料的实际含水率并发送给控制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乐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乐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香菇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织金红托竹荪的制种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