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6057.4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危荃;涂俊;周鹏飞;吴振辰;金翠娥;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工品装药 壳体 超声 自动检测 装置 | ||
1.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槽、第一电机、夹紧卡盘、第一密封块、转轴、第二密封块、圆盘、第一弹簧、支座、气管和气源;
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件安装在所述集油槽上;所述夹紧卡盘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安装在所述夹紧卡盘上;
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集油槽上;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密封块、所述圆盘和所述第一弹簧依次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圆盘和所述支座之间;
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为中空结构,与所述气管贯通;所述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上;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移动导轨上,能在所述移动导轨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块和所述第二密封块均为锥形柱体结构;设第一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大端外径为D1,第一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小端外径为D2,第二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大端外径为D3,第二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小端外径为D4,火工品装药壳体一端内径为d1,火工品装药壳体另一端内径为d2,有D2d1D1、D4d2D3;第一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大端与夹紧卡盘固连,第二密封块锥形柱体结构大端与圆盘固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丝杠、第二电机、竖直传动轴、第三电机、水平传动轴、第四电机、弹簧套筒组件、探头楔块、探头和控制采集系统;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竖直传动轴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竖直传动轴连接;所述水平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竖直传动轴上,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水平传动轴连接;所述弹簧套筒组件安装在所述水平传动轴上;所述探头楔块装于所述弹簧套筒组件一端;所述探头设置在所述探头楔块上;所述水平传动轴与所述弹簧套筒组件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采集系统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均与所述控制采集系统连接;所述控制采集系统与所述探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组件包括套筒、第二弹簧、连接过渡轴、套筒底板和倒置的U型框;所述套筒一端开设空腔;所述套筒底板设置在该空腔开口处;所述连接过渡轴为丁字结构,丁字结构头部位于所述空腔内,丁字结构尾部穿过所述套筒底板伸出所述空腔外;所述第二弹簧置于所述空腔内,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套筒连接,另一端与丁字结构头部连接;所述倒置的U型框与丁字结构尾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时,火工品装药壳体水平放置,所述夹紧卡盘夹持火工品装药壳体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块通过该端口插入火工品装药壳体内;所述第二密封块通过火工品装药壳体另一端口插入火工品装药壳体内;控制采集系统控制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分别驱动丝杠、竖直传动轴和水平传动轴,使弹簧套筒组件移动至火工品装药壳体正上方,探头楔块的弧形端面与火工品装药壳体的外表面接触;控制采集系统控制第三电机微调竖直传动轴,使弹簧套筒组件向下运动,由此产生压紧力,该压紧力传递给探头楔块,使探头楔块的弧形端面与火工品装药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压力传感器测得该压紧力值并传输给控制采集系统,控制采集系统根据该压紧力值控制第三电机微调竖直传动轴,使该压紧力值在检测过程中为定值;控制采集系统控制第一电机驱动夹紧卡盘转动,从而带动火工品装药壳体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支座上转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工品装药壳体的超声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变径壳体过渡段时,探头楔块两侧与倒置的U型框的连接点所连成的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使探头楔块的弧形端面仍能贴合壳体过渡段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0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