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9970.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天亮;王昭东;邓想涛;韩毅;李勇;李家栋;田勇;王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钢板辊 冷速 钢板 测试方法及装置 测温点 测试 热处理工艺 温度记录仪 测试过程 测试数据 淬火过程 动态调整 钢板表面 射流参数 特厚钢板 故障率 加减速 摆动 覆盖 温降 用板 嵌入 | ||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及装置。该装置测温点覆盖钢板差异温降区域,钢板温度记录仪内嵌入特厚钢板;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包括钢板加减速淬火、钢板摆动淬火、钢板表面射流参数动态调整三个过程。该方法具有测温点覆盖范围全面、测试用板少、操作方便、测试过程故障率低、测试数据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厚度大于100mm钢板辊式淬火过程冷速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单重、大断面特厚规格钢板是海洋工程、能源化工、水电核电、工程机械等领域重要基础材料,轧制后为实现钢板组织均匀化和细化、改善强韧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微裂纹等目的,需要进行热处理,利用不同的加热制度和冷却制度来调控钢板组织,得到更优异的性能。淬火是特厚钢板热处理工序的核心,传统特厚钢板淬火采用台车炉/外部机械化炉+淬火池/淬火槽,通过池/槽内冷却水搅拌加速高温钢板表面对流,实现较快速冷却。由于存在钢板冷速低、淬火均匀性差、淬火表面质量和板形恶化明显、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这种热处理方式逐渐被辊式连续淬火方式取代。
连续辊式淬火指钢板均质化加热后,通过辊道直接输送至辊式淬火装备中实现连续淬火,具有生产效率高、冷却强度大、淬火均匀、淬火板形好等优点,成为板材热处理生产线的主流淬火方式。然而,随着钢板厚度增大至300mm级、单重增加至50吨,淬火过程心部冷速、断面冷却均匀性等关键工艺指标调控难度大,通过工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无法更好的指导生产、实现厚钢板组织性能调控。因此,如何直观、准确的测量特厚钢板淬火过程断面各点温降及冷速,成为研发特厚钢板辊式淬火新装备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淬火工艺,进而提升特厚钢板热处理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专利CN102661969A,公开了一种测试不同水膜厚度钢板换热系数的方法,将圆筒状水膜围堰焊接在圆柱形钢板表面,通过热电偶测量圆柱形钢板加热、水槽淬火过程表面水膜换热过程温降。该方法适用于圆柱形钢板浸入式淬火过程温降测试,与本文平直厚钢板射流冲击冷却过程温降测试无关。
专利CN104864973A,公开了一种小规格方坯高温加热过程的埋偶式温度测试方法,将热电偶从上部埋入坯料内部,测试坯料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该方法适用于小规格方坯加热过程温度测试,与本发明厚规格钢板淬火过程温降及冷速测试无关。
专利CN201464402U,公开了一种控制冷却表面换热系数测试专用钢板试样,通过设计钢板试样,实现钢板表面换热系数测算。该方法适用于板材轧制生产线上厚度≤100mm的较薄规格中厚钢板冷却温降测试,与本发明针对厚规格钢板在热处理线上测试淬火冷速无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能够准确、连续测量特厚钢板辊式淬火过程温降曲线和冷速,为科学合理制定此类钢板淬火工艺、构建淬火工艺数学模型、实现组织性能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测温点覆盖钢板差异温降区域,钢板温度记录仪内嵌入特厚钢板;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包括钢板加减速淬火、钢板摆动淬火、钢板表面射流参数动态调整三个过程;
(1)钢板加减速淬火过程:钢板达到加热温度并运出热处理炉后,依据计算钢板空冷温降曲线,选择0.0001~0.001m/s2加速度由输送辊道加速进入辊式淬火机高圧段,当钢板尾部经过辊式淬火机高圧段并离开时,钢板速度减至设定的摆动速度;
(2)钢板摆动淬火过程:钢板尾部离开辊式淬火机高圧段、钢板减速至设定摆动速度后,依据钢板长度设定在辊式淬火机低压段的摆动距离,钢板在摆动距离范围内前后摆动淬火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9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