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形钢管及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846.5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誉;胡鹏兵;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混凝土 组合柱 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 承载能力 垂直连接 组装 钢管内混凝土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垂直设置 定位设置 合理设置 建筑结构 节约资源 抗震性能 平行设置 相对设置 约束作用 再生骨料 承载力 两侧壁 外加剂 有效地 管壁 配合 | ||
1.一种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钢管包括本体垂直配合组装的U型管和C型管,所述U型管和C型管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定位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设置在所述U型管中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垂直连接设置,另一端自C型管端口伸入C型管中,并与C型管端口相对设置的管壁垂直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端口处两侧壁的自由端分别对称向外弯折延伸出扣装部,所述C型管的端口处两侧壁的自由端亦分别对称向内弯折延伸出组装部,所述U型管与C型管通过扣装部与组装部组装形成的组装节点构成T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扣装部弯折之后继续延伸出一嵌入部,所述嵌入部突出组装节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扣装部弯折角度为120°-1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T形钢管本体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形成的组装节点,相邻组将节点之间间隔设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为多块沿钢管本体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布置的缀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为多块沿钢管本体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布置的角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T形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多块沿钢管本体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布置的缀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多块沿钢管本体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布置的角钢。
9.一种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种T形钢管和灌装在所述T形钢管内的再生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T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成分:
天然粗骨料:28-35%;
再生粗骨料:12-15%;
水泥:10-14%;
粉煤灰:18-20%;
细骨料:15-20%;
水:8.5-10%;
外加剂:0.3-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8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