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1862.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焦卫东;常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凹陷 快速 修复 模型 构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际吸盘吸附力;根据实际吸盘吸附力得到拉伸液压驱动力;根据拉伸液压驱动力校正汽车修复机构的机械强度,得到最大修复力;根据最大修复力,确定凹陷钣金恢复力;根据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凹陷钣金恢复力和抵抗反作用力分别确定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力矩、凹陷钣金恢复力力矩和抵抗反作用力力矩;根据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凹陷钣金恢复力和抵抗反作用力分别构建应力率和应变率;根据应力率和应变率的关系,确定汽车的关键恢复参数;根据关键恢复参数构建车身钣金的修复模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能够实现汽车车身钣金塑性凹陷的快速、定量以及完美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是基于物理、力学、光学等原理,利用杠杆作用实现车身钣金塑性凹陷的还原修复,是一种现代化工艺。现有的汽车钣金凹陷修复对吸附装置的吸盘吸附力和驱动装置的液压驱动力仅凭主观经验,对修复效果仅凭目视观察,极易造成凹陷的过修复而导致车身钣金的不可逆损伤,无法满足要求。
车身钣金凹陷的完美、准确修复,要求根据凹陷尺寸参数(包括深度与直径等)与车身钣金凹陷的垂直法线方向精确控制吸盘吸附力和液压驱动力,从而获得完美修复点。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车身钣金凹陷进行准确的力-位移-变形联合建模。目前,钣金凹陷修复均为纯手工操作,从业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较低,修复参数的控制只能依靠工人的有限经验,达不到汽车车身钣金塑性凹陷的快速、定量、完美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实现汽车车身钣金塑性凹陷的快速、定量、完美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车身钣金凹陷快速修复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身钣金凹陷修复的理想吸盘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理想吸盘吸附力采用修正系数法得到实际吸盘吸附力;
根据所述实际吸盘吸附力采用等压强法得到车身钣金凹陷修复的拉伸液压驱动力;
根据所述拉伸液压驱动力校正汽车修复机构的机械强度,得到最大修复力;
根据所述最大修复力,确定凹陷钣金恢复力;
根据所述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所述凹陷钣金恢复力和抵抗反作用力采用弹塑性力学分析方法,确定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力矩、凹陷钣金恢复力力矩和抵抗反作用力力矩;
根据所述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所述凹陷钣金恢复力和所述抵抗反作用力分别构建应力率和应变率;
根据所述应力率和所述应变率的关系,确定汽车的关键恢复参数;
根据所述关键恢复参数构建车身钣金的修复模型。
可选的,根据计算拉伸液压驱动力F拉伸;
其中,F拉伸为拉伸修复液压驱动力,F′吸为实际吸盘吸附力,m总为修复机构的总质量,为修复机构拉伸修复运动的加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吸盘吸附力采用等压强法得到车身钣金凹陷修复的拉伸液压驱动力,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吸盘吸附力采用等压强法得到车身钣金凹陷修复的拉伸液压驱动力时,修复运动为匀速运动,有F拉伸=F′吸。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拉伸液压驱动力校正汽车修复机构的机械强度,得到最大修复力,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