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943.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可歆;李正祎;王会岩;赵臣;李明光;吴春雨;侯毅鞠;郝峰;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医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B01L7/00;G06F17/18;G06F1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132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固定盒 检验室 试管固定装置 试管盒 门转轴 试管 紧固 取出 温度检测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固定板滑槽 安装方便 病菌检测 焊接连接 螺柱固定 实时检测 数据通过 无线信号 医疗设备 医用试管 远程监测 稳固性 取用 病菌 计算机 检测 卫生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设置有试管固定盒,试管固定盒的前端通过螺柱固定有试管盒门转轴,试管盒门转轴通过焊接连接有试管盒门。该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可以稳定紧固不同规格大小型号的医用试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固性强。取用时,通过固定板滑槽即可轻松取出。解决了试管因大小规格型号不同而不能紧固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试管取出不方便等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病菌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试管固定盒的温度、病菌,保障试管固定盒的卫生和适度的温度;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计算机,实现远程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试管固定装置上的试管较多,取用较为不方便,且医用试管的 口径大小不一,固定好的医用试管在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因试管固定不紧而导 致碰撞泄露,给医疗检验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医用试管较多,取用不方便,试管的 口径大小不一样,安放时不能紧固;同时现有试管固定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实 时检测固定盒的温度、病菌数据;以及不能远程获取检测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药检验室用试管固定装置,该医药检验室用 试管固定装置设置有:
试管固定盒;试管固定盒的前端通过螺柱固定有试管盒门转轴,试管盒门 转轴通过焊接连接有试管盒门。试管固定盒内开有固定板滑槽。固定板滑槽分 别上下安装第一试管固定板和第二试管固定板。第一试管固定板和第二试管固 定板上均匀的开有试管固定孔。第一试管固定板和第二试管固定板的两侧分别 开有两个卡扣固定槽,固定板卡扣通过卡扣固定槽固定上下第一试管固定板和 第二试管固定板;
试管固定盒侧面嵌装有温度检测模块、病菌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试管固定 盒内温度;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在本地直角坐标系下的 量测数据分别为YA(ti)和YB(ti),且温度传感器A的采样频率大于温度传感器B 的采样频率,则由温度传感器A向温度传感器B的采样时刻进行配准,具体为:
采用内插外推的时间配准算法将温度传感器A的采样数据向温度传感器B 的数据进行配准,使得两个温度传感器在空间配准时刻对同一个目标有同步的 量测数据,内插外推时间配准算法如下:
在同一时间片内将各温度传感器观测数据按测量精度进行增量排序,然后 将温度传感器A的观测数据分别向温度传感器B的时间点内插、外推,以形成 一系列等间隔的目标观测数据,采用常用的三点抛物线插值法的进行内插外推 时间配准算法得温度传感器A在tBk时刻在本地直角坐标系下的量测值为:
其中,tBk为配准时刻,tk-1,tk,tk+1为温度传感器A距离配准时刻最近的三个采 样时刻,YA(tk-1),YA(tk),YA(tk+1)分别为其对应的对目标的探测数据;
完成时间配准后,根据温度传感器A的配准数据与温度传感器B的采样数 据,采用基于地心地固(Earth Center Earth Fixed,ECEF)坐标系下的伪量测法 实现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的系统误差的估计;基于ECEF的系统误差 估计算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医药学院,未经吉林医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