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5530.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舒波;舒湘源;舒丹珏;舒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务川县照石坊农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A23N12/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399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山 培养基质 菌丝 暗棕壤 覆土层 配制 培育 甘草提取液 出菇培养 菌丝培养 菌种接种 清洗装置 全面清洗 无菌土壤 木屑 枫香木 甘蔗渣 花生壳 玉米芯 红松 灭菌 覆土 基质 菌种 选料 养菌 接种 堆放 食用 覆盖 制作 | ||
1.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培养基质配制;所述培养基质配制含有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枫香木片20-30份,红松木屑20-30份,花生壳10-15份,玉米芯10-15份,暗棕壤20-30份,MgSO40.6-1.6份,KH2PO40.5-1份,ZnSO40.8-1.4份,甘蔗渣10-20份,甘草提取液6-10份;所述培养基质pH为4.8-5.8;
步骤二:选料;选用野山黑大脚菇,并对野山黑大脚菇进行清洗,需要使用清洗装置;利用冲水枪喷出的盐水对野山黑大脚菇的头部进行冲洗,盐水在支撑板的导向下回收至循环孔内;齿条竖向往复运动既能通过第二清洗刷对野山黑大脚菇的杆部进行清洗,还能带动活塞板沿活塞筒的路径往复运动;循环孔内的盐水在活塞结构的作用下经凹槽从冲洗孔喷出,一部分盐水用于清洗野山黑大脚菇头部的地面,一部分盐水通过侧板带动圆轴转动,利用侧板上的第一清洗刷对野山黑大脚菇的杆部进行清洗;
再将清洗后的野山黑大脚菇沥干并杀菌;选用干净的野山黑大脚菇进行菌种培育,得到野山黑大脚菇菌种;
步骤三:接种养菌;将步骤二中的野山黑大脚菇菌种接种于步骤一已灭菌的培养基质中,保持温度25℃-30℃,CO2浓度900ppm-1200ppm,湿度50%-70%,遮光培养至培养基质上长满菌丝;
步骤四:覆土;放置摇床上按1:3的比例震荡混合暗棕壤和无菌土壤,同时喷洒水使土壤水分含量达60%-75%,堆放6天-11天后覆盖于步骤三长满菌丝的基质上;
步骤五:覆土层菌丝培养;覆土后保持温度25℃-30℃,CO2浓度1000ppm-1200ppm,湿度80%-90%,遮光培养至菌丝长至覆土层表面;
步骤六:出菇培养;保持温度25℃-28℃,CO2浓度600ppm-900ppm,湿度90%-95%,每天光照6h-9h,光照度120LX-220LX,直至出菇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无菌的方法为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土壤为菜园土或灰沙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土壤还加入6%-9%的有机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肥为动物粪、动物残体或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务川县照石坊农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务川县照石坊农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5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