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芯片检测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56582.2 申请日: 2018-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8588285B 公开(公告)日: 2021-04-20
发明(设计)人: 许行尚;杰弗瑞·陈;王龙;于沛;张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6;C12R1/93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王素琴
地址: 211122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微流控 芯片 检测 病毒 呼吸道 流感病毒 试剂盒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试剂盒以及使用方法,该试剂盒包括有主动控制流路的多通量微流控核酸检测芯片、预装干粉检测试剂和阳性质控品;所述预装干粉检测试剂含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保守序列的引物及TaqMan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试剂盒采用的是微流控芯片技术,加样后所有操作都由仪器完成,操作简便,速度快,可在30~60min内完成检测,且不会造成污染;采用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针对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进行检测,设计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在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基因中都非常保守,特异性强,并能够在2小时内获得检测结果,灵敏度可达10copies/μ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RSV)和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感染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在婴幼儿中呼吸道疾病中所占比例很高,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鼻病毒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则主要造成下呼吸道的感染。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满足对HRV、RSV和PIV快速诊断的需求,并且由于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为核糖核酸,样本提取后都需要进行逆转录过程,再进行分子检测,所以本试剂盒可以对这三种病原体同时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体筛选,从而配合以正确的治疗,减少抗生素药物的滥用。

鼻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有A、B、C三种血清型,超过150种基因型。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对于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现在鼻病毒也逐渐成为哮喘恶化和呼吸困难等慢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人鼻病毒是鼻窦炎和中耳炎的单独病因。鼻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经鼻、口、眼粘膜进入体内,在鼻咽腔内增殖。潜伏期1~2天,临床症状有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痛和咳嗽等,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该病毒引起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自愈。大约有10%~20%的成年人感冒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而婴幼儿感冒有15%~30%是由鼻病毒导致。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由包裹负链RNA的核衣壳和包膜组成,属于副粘液病毒科,是造成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RSV在细胞中可以引起细胞融合病变,根据它在细胞培养中的细胞病变特征命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显著的特征是每一次RSV感染只能调节以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产生的抗体并不能对机体产生永久性保护,因此RSV可反复感染。母传抗体也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因而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常引起小儿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潜伏期3~7天,RS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暴发流行于冬春季节,每年的11月~次年2月为暴发流行的高峰季节。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编码10种蛋白质,包括7种结构蛋白(G、F、M1、M2、P、L、N)和3种非结构蛋白(NS1、NS2、SH),其中G蛋白和F蛋白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是主要的糖蛋白,G蛋白是RSV毒株中变异最大的蛋白,仅存在5%的抗原相关性。RSV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A、B两亚型,两亚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G蛋白的基因差异。RSVA、RSVB亚型患儿均以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其次为鼻塞流涕、发热、呼吸困难,两亚型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