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1249.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希海;黄亚北;柴红修;韩颖;孙斌;孙秀霞;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相王医疗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参数分析 细胞内蛋白 尘肺 患者血清 血清蛋白 血清细胞 采集 尘肺病预防 液相色谱法 测试 细胞 测试血清 液相质谱 出血 定性 诊断 煤矿 检测 分析 | ||
本发明属于蛋白参数分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包括血清蛋白细胞的采集、血清细胞内蛋白的提取、蛋白参数液相质谱法分析;本发明方法先通过采集血清蛋白细胞,然后提取出血清细胞内蛋白,最后通过液相色谱法测试血清细胞内蛋白的参数,将血清细胞内蛋白的参数准确、定量、定性的测试出来,本发明方法检测,测试的结果准确,具有十分可靠的指导意义,有效对煤矿工人进行尘肺病预防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参数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尘肺病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而煤矿工人由于其工作特殊原因,长时间接触煤矿粉尘,极易引发尘肺病。而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如①咳嗽:早期尘肺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②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黏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③胸痛:尘肺患者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④呼吸困难: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⑤咯血: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咯血增多。⑥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退。
尘肺病患者如不及时进行体检发现,极易引起身体的很多不良症状,严重威胁煤工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家职业健康部门要求煤工每年都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而目前尘肺病的检测方法都是采用CT照射,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判断有无尘肺病;而此种方法需要进行X射线照射且需要医生肉眼观察辨别,对于尘肺病初期较难观察分辨出来,只有当尘肺病症状较明显时才能分辨出来,而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而通过当患有尘肺病时,尘肺对肺部的侵染会侵蚀到患者的血液中,血液中很多成分会相应的进行改变以对尘肺作为异物进行排斥。因此,尘肺病患者的血液中成分较正常人会有特殊的变化。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快捷、方便且能在尘肺病患病初期即能进行分辨出来的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进行X射线照射且需要医生肉眼观察辨别,对于尘肺病初期较难观察分辨出来,只有当尘肺病症状较明显时才能分辨出来,而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的难题,而提供一种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蛋白参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血清蛋白细胞的采集:首先,采集确诊煤工尘肺患者的
静脉血清样本8-10ml;然后将采集的血清样本在2000-6000rpm、3-5℃条件下进行离心2-5min,收集下层细胞;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收集到的下层细胞,在2000-6000rpm、3-5℃条件下再次离心2-5min;最后,将收集到的下层细胞在-60- -80℃深冷环境下冷冻干燥2-8h获得经冷冻后的血清蛋白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相王医疗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相王医疗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