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与云端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4140.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应宜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7/00 | 分类号: | G10L17/00;G10L17/04;H04L29/08;G10L15/26;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31264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璀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个性数据 声纹识别 云端服务器 车辆控制 乘员类型 语音信息 个性化设置 标识获取 设置参数 声纹特征 使用数据 用户体验 车内 申请 驾驶 优化 | ||
1.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语音信息;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所述标识包括乘员类型与编号;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对应的个性数据,所述个性数据包括车内设置参数和/或车机使用数据;
根据获取的个性数据及对应的乘员类型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
将提取到每一个声纹特征与预先保存的声纹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其中,每一个声纹模型对应关联一个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提取到的每一个声纹特征与预先保存的声纹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的步骤,包括:
将提取到每一个声纹特征与预先保存的每一个声纹模型进行比对,计算每一个声纹特征与各声纹模型的相似度,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与提取到每一个声纹特征分别对应的声纹模型;
获取确定的声纹模型所关联的标识以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确定的声纹模型所关联的标识以确认目标乘员的标识的步骤,包括:
获取确定的声纹模型所关联的标识;
当标识数量为一个且乘员类型为驾驶员或副驾驶乘员时,将获取的标识作为目标乘员的标识;
当标识数量为两个且乘员类型分别为驾驶员与副驾驶乘员时,将获取的标识分别作为目标乘员的标识;
当标识数量为两个且乘员类型均为驾驶员或均为副驾驶乘员时,在车机显示屏展示乘员选择界面并根据选择结果确定目标乘员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个性数据及对应的乘员类型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步骤,包括:
当乘员类型为驾驶员时,根据车内设置参数调整驾驶员相关的车载装置的工作参数,和/或,根据车机使用数据设置车机的显示内容以及响应接收到的针对车机的操作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个性数据及对应的乘员类型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步骤,包括:
当乘员类型为副驾驶乘员时,根据车内设置参数调整副驾驶乘员相关的车载装置的工作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获取的个性数据及对应的乘员类型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目标乘员对所述车内设置参数和/或所述车机使用数据的修改操作;
在所述目标乘员离车时,根据所述修改操作的结果更新对应乘员的个性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个性数据及对应的乘员类型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停止后,判断是否声纹识别出的目标乘员为驾驶员且座椅传感器检测到副驾驶乘员;
若是,展示保存当前副驾驶乘员的个性数据的界面;
当接收到设定语音内容时,从采集的设定语音内容中提取声纹特征并建立对应的声纹模型;
生成当前副驾驶乘员的标识并与建立的声纹模型及当前副驾驶乘员的个性数据进行关联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设置参数包括座椅参数、后视镜参数、空调参数、出风口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车机使用数据包括显示界面、音乐列表、电台列表、历史记录、偏好数据、智能提醒、账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1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