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半自磨机的多面体磨矿介质及其锻造模具和锻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5240.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姚道春;邓禾淼;康怀斌;高明;汪军;赵德保;刘晨;葛传奎;郑超;施金辉;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20 | 分类号: | B02C17/20;B21J13/02;B21J5/02;C22C38/02;C22C38/04;C22C38/18;C21D1/18;C21D1/2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台 棱柱体 磨矿介质 多面体 锻造 半自磨机 锻造模具 下凸台 自磨 成型多面体 不易变形 冲击韧性 对称分布 高耐磨性 上下两端 研磨 处理量 过粉碎 破碎率 上凸台 硬度差 中轴线 矿产品 重合 粒级 冲击力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半自磨机的多面体磨矿介质及其锻造模具和锻造方法,它包括中部棱柱体(1‑1)、分别位于中部棱柱体上下两端且关于中部棱柱体对称分布的上凸台部和下凸台部,所述上/下凸台部包括第一凸台和由所述第一凸台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中部棱柱体的中轴线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锻造的方式成型多面体磨矿介质,具有高耐磨性和适当的冲击韧性、内外硬度差小、抗腐蚀性强、破碎率小、不易变形等优势,同时充分考虑了多面体介质的冲击力和研磨面积,在进一步提高半自磨处理量,降低磨矿产品过粉碎粒级含量的同时,降低了半自磨介质单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半自磨机的磨矿介质及其锻造模具和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磨矿介质是磨矿过程中能量的承载体和施力体,在磨矿过程中,磨矿介质的总能量、磨矿介质的比表面积以及磨矿介质之间接触碰撞方式等对磨机的生产能力、磨矿效率及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等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关于磨机介质的形状、材质、尺寸、配比的研究一直是选矿行业磨矿领域的研究重点,如
研发出的圆柱形、短柱形、椭圆形、六棱柱形、截锥型等各种不规则体和异性体的球磨机介质。
半自磨工艺是通过添加少量(7%~15%)磨矿介质来强化磨矿过程,由于我国半自磨技术应用较晚,对半自磨介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传统的半自磨技术中,磨矿介质一般为直径为100~200mm的钢球, 但钢球作为半自磨介质存在钢球直径较小时处理能力低,钢球直径较大时钢球单耗高、衬板消耗快,磨矿产品过粉碎粒级多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6040376A公开了一种半自磨棒球介质,半自磨棒球介质形状为两端呈球面、中间为锥体的棒球体,半自磨棒球介质棒球当量直径为175mm,下球冠高度H1=57.5mm,上球冠高度H2=22mm,椎体高度H3=183mm,下球冠直径D1=163mm,上球冠直径D2=73mm,椎体斜边与中线夹角α=14°。该半自磨棒球介质以提高半自磨处理能力,减少磨矿产品过粉碎产率及降低介质单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2962575U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磨矿效率的减重式半自磨钢球,采用空心钢球,在使用钢材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加钢球的直径及表面积,从而使空心钢球添加量等于传统实心钢球的90%时,就可使钢球量在磨机内达到平衡,可显著提高自磨机磨矿效率。上述两种磨矿介质都在为提高半自磨处理量,降低磨矿产品过粉碎粒级含量的同时降低了半自磨介质单耗做出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半自磨机使用的磨矿介质采用钢球或是棒球状,导致半自磨处理量不足,磨矿产品过粉碎粒级含量较高,磨矿介质单耗大,为此提供一种用于半自磨机的多面体磨矿介质及其加工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半自磨机的多面体磨矿介质,它包括中部棱柱体、分别位于中部棱柱体上下两端且关于中部棱柱体对称分布的上凸台部和下凸台部,所述上/下凸台部包括第一凸台和由所述第一凸台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中部棱柱体的中轴线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部棱柱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横截面都是正多边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部棱柱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横截面都是正十二边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部棱柱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部棱柱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外侧面均为平面,且各平面之间圆滑过渡。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面体磨矿介质的外部HRC≥56,芯部HRC≥52,冲击韧性值≥15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15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镁研磨用介质搅拌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的砂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