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牡蛎倍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5575.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国;李琪;于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刘艳青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蛎 血淋巴 闭壳肌 倍性 倍性检测 快速检测 抽取 多倍体 一次性注射器 多倍体育种 流式细胞仪 生活环境 无水乙醇 边缘处 尖嘴钳 上清液 碎贝壳 染色 活体 过滤 悬浮 致死 研究 检测 制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牡蛎倍性的方法;首先在牡蛎两壳间靠近闭壳肌的边缘处,用尖嘴钳捏碎贝壳边缘,形成一条2‑3㎜的缝隙,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通过该缝隙,插入闭壳肌血淋巴窦内抽取血淋巴,血淋巴经无水乙醇固定后,离心倒掉上清液,然后加入PBS重新悬浮,再依次经RNA酶反应、PI染色。最后经300目筛绢过滤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确定倍性。本发明提供的通过抽取牡蛎闭壳肌血淋巴窦内的血淋巴进行倍性检测的方法,具有非致死、简便快速、不受牡蛎生活环境制约等优点,对于牡蛎多倍体育种研究,特别是对活体牡蛎多倍体的倍性检测和后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贝类多倍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致死、简便快速检测牡蛎倍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多倍体育种研究一直是海产经济贝类遗传育种的一个热点。相对于普通牡蛎二倍体而言,牡蛎多倍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牡蛎三倍体,可以全年供应市场,解决了牡蛎二倍体因夏季体内糖原含量大量消耗而导致的口感变差,难以供应市场的难题,而且三倍体还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品质好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牡蛎养殖业的推崇,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牡蛎三倍体可育性差,甚至理论上来说是不育的,存在不能自我延续种群、直接诱导率无法达到100%以及存活率低等问题,因此,鉴于三倍体重要的经济价值,牡蛎四倍体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牡蛎四倍体的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和二倍体杂交获得100%三倍体后代,而且四倍体能够自我延续种群、扩大种群规模以及保持良种种质。因此获得存活的牡蛎四倍体对于牡蛎三倍体育种和规模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在牡蛎多倍体的研究过程中,对牡蛎进行倍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在保证牡蛎存活的情况下,进行简单快速的倍性检测仍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存在的致死性的牡蛎倍性检测方法如解剖取鳃或其它组织的方法,不可避免造成珍贵实验样品的损失,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
一种利用牡蛎体腔液中淋巴细胞检测牡蛎的倍性的方法(专利号201510194867.X,李军等,2015),能够无损伤的进行提取粘液,但是其操作环境需要在海水中并且需要牡蛎自然张开双壳时才能进行,不能满足实验随时取样检测倍性的需求;并且张口取其抽取体腔液中的血淋巴,其内成分比较复杂,易抽到体腔中水及杂质等,无法保证准确抽取到单一的血淋巴,操作的同时刺激牡蛎马上闭壳,造成针头夹住无法取样或不能拔出针头等问题。即,该专利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实用。
因此,牡蛎多倍体育种研究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便、不受取样环境制约且非致死的倍性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牡蛎倍性的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的操作步骤为:
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牡蛎倍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检测的牡蛎两壳间靠近闭壳肌的边缘处,使贝壳边缘形成缝隙,缝隙的长度要便于插入注射器和确定闭壳肌的位置;
(2)根据倍性检测需要和降低对检测样品刺激的原则,抽取闭壳肌血淋巴窦内的血淋巴;
(3)将抽取的血淋巴滴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固定,放置后,使血淋巴细胞固定完全;
(4)将固定的血淋巴细胞离心去掉上清液;
(5)重新悬浮得到悬浮液,并去除RNA干扰;
(6)染色;
(7)检测倍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用尖嘴钳捏碎贝壳边缘形成一条2~3㎜的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用1.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插入闭壳肌血淋巴窦内抽取血淋巴,抽取100~200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防尘试验设备和防尘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