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5635.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靳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增益 多胞形 鲁棒 鲁棒性能 控制器 状态反馈控制器 工具箱 动态性能要求 控制器设计 全局稳定性 保证系统 闭环系统 动态性能 极点配置 求解问题 问题转化 求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组LMI约束将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满足动态性能要求的LMI区域,同时满足H∞鲁棒性能的要求,把鲁棒变增益控制器设计的问题转化为一组LMI约束的求解问题,利用Matlab的LMI工具箱完成对多胞形LPV系统各个顶点的LMI求解,获得多胞形各个顶点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器。所设计的鲁棒变增益控制器能够使Buck变换器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满足H∞鲁棒性能的要求,并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线性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Buck变换器作为开关电源的核心部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军事航天等相关领域,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行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大了对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高性能的Buck变换器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子系统的全局性能参数指标。Buck变换器本质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并且存在外部干扰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如果使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其进行建模和控制,忽略了变换器的非线性特征,很难满足Buck变换器的高输出精度、高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高性能要求。因此,对Buck变换器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对获得高性能Buck变换器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研究Buck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方法,对进一步提高Buck变换器稳定性能和动态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可以使Buck变换器获得期望的动态性能,并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和鲁棒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基于多胞形LPV系统Buck变换器的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选取Buck变换器中的电感电流iL为状态变量x1和电容电压uC为状态变量x2,定义状态变量x3为实际输出电压误差信号的积分。最终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为:
第二步:完成Buck变换器多胞形LPV系统的建模;
选择负载电阻R和输入电压Vin作为2个不确定参数,可以得到n=22=4个顶点的凸多胞体模型。此时变参数p=[R,Vin],设Buck变换器的变参数取值范围如下所示:
Rmin≤R≤Rmax,Vimin≤Vin≤Vimax (4)
Buck变换器多胞形LPV系统的4个顶点如下所示:
对Buck变换器多胞形LPV系统的4个顶点进行条件参数ai的选择如下:
Buck变换器多胞形LPV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表示为:
第三步:根据多胞形LPV系统各个顶点的LMI约束求解状态反馈增益Ki;
此时一组同时满足区域极点配置和鲁棒性能的LMI约束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