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及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3489.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廖立;帅逸;赵宇;邓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芙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细胞培养基 抗衰老 间充质干细胞 谷氨酰胺 胎牛血清 体外传代 维生素C 青霉素 链霉素 低糖 扩增 衰老 延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及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该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包括:低糖α‑MEM培养基、胎牛血清、miR‑705 antagomir、维生素C、谷氨酰胺、青霉素和链霉素。该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能够延缓长期体外传代扩增所致的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和功能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及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群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及自我更新能力。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面标志CD29,CD73及CD105,拥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肌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现在研究普遍认为,BMSC在骨组织的发育及修复再生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BMSC是成骨前体细胞的来源,直接参与骨发育、改建、修复及再生。在骨改建过程中,BMSC向骨吸收处迁移,并通过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形成新骨。在骨折及骨缺损发生后,BMSC能够被迅速动员并向局部组织迁移,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因为MSC的强大再生修复功能,已被广泛运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和骨缺损修复中。
大段骨缺损修复需要的细胞量巨大,而通过骨髓分离培养的原代BMSC数量有限,所以BMSC必须在体外进行长期扩增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但是最新研究显示,在细胞长期多次传代扩增过程中,BMSC会出现相应的老化现象,表现为自我更新能力的降低和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其骨再生和修复能力降低。如何避免BMSC在体外长期传代过程中的衰老已成为制约其临床应用的关键瓶颈。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在BMSC成骨分化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可导致BMSC分化功能缺陷,引起多种骨疾病发生。经过前期多项研究发现,在细胞衰老过程中,BMSC的mi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改变,并证实其中miR-705的表达异常,是造成BMSC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解决BMSC功能下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及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能够延缓长期体外传代扩增所致的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和功能下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包括:
低糖α-MEM培养基、胎牛血清、miR-705 antagomir、维生素C、谷氨酰胺、青霉素和链霉素。
进一步地,培养基按1升计,包括:
低糖α-MEM培养基 880毫升ml、胎牛血清100ml、miR-705 antagomir 10微克μg、维生素C 10毫克mg、谷氨酰胺 2毫摩尔mmol、青霉素 10ml和链霉素10ml。
进一步地,培养基还包括:两性霉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应用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特征的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获取骨髓,并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骨髓,加入单核细胞分离液,收集单核细胞;
步骤二、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将单核细胞重悬于基础培养基中培养;
步骤三、间充质干细胞的前期传代培养:待单核细胞增殖至75%-80%密度时,吸尽基础培养基中的培养基,传代,继续用基础培养基培养;
步骤四、间充质干细胞的后期传代培养:待单核细胞培养至第五代之后,用抗衰老的干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
进一步地,步骤一,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芙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芙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