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112.4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英姿;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24;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杆式 测量 混凝土 脱模 性能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立柱(2)、压杆(3)、施压件(4)、压力传感器(5)、传力杆(6)、丝堵(13)和混凝土模具,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立柱(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且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上加工有配合混凝土模具的安装孔(9),所述混凝土模具包括外套管(8-1)、上压板(8-2)、下压板(8-3)、内套管(8-4)、上盖(8-5)和下盖(8-6),外套管(8-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9)相配合的凸肩(10),外套管(8-1)通过凸肩(10)卡接在底座(1)的安装孔(9)上,内套管(8-4)处于外套管(8-1)的内部且二者同轴设置,外套管(8-1)和内套管(8-4)之间设置有混凝土,上压板(8-2)和下压板(8-3)分别设置在外套管(8-1)的两端,外套管(8-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盖(8-5),外套管(8-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下盖(8-6),丝堵(13)分别与上压板(8-2)或下压板(8-3)可拆卸连接,传力杆(6)的下端与丝堵(13)的顶面相贴紧,传力杆(6)的上端通过压力传感器(5)与施压件(4)的下端相连接,施压件(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在压杆(3)上,压杆(3)的一端铰接在立柱(2)上,压杆(3)的另一端为施力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压件(4)包括连接杆(4-1)和圆弧盖(4-2),连接杆(4-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压杆(3)上,连接杆(4-1)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弧盖(4-2),圆弧盖(4-2)的弧形端朝向压杆(3)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板(8-2)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内壁加工有第一内螺纹,下压板(8-3)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二内螺纹,丝堵(13)的外壁上加工有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当丝堵(13)与第二通孔(12)螺纹连接时,传力杆(6)通过丝堵(13)下压下压板(8-3);当丝堵(13)与第一通孔(11)螺纹连接时,传力杆(6)通过丝堵(13)下压上压板(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孔(9)和第二通孔(12)均为阶梯孔,安装孔(9)包括第一下孔(9-1)和第一上孔(9-2),第一下孔(9-1)和第一上孔(9-2)同轴连通设置,第一下孔(9-1)和第一上孔(9-2)的内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减,第二通孔(12)包括第二下孔和第二上孔,第二下孔和第二上孔同轴连通设置,第二下孔和第二上孔的内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减,第二下孔的内壁上加工有配合丝堵(13)的第二内螺纹,第二上孔与传力杆(6)相配合设置。
5.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实现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凝土模具与下盖(8-6)连接,将上压板(8-2)、下压板(8-3)及外套管(8-1)的内壁涂刷脱模剂,分别称取下压板(8-3)和上压板(8-2)的初始重量为G0和GN,将下压板(8-3)和内套管(8-4)依次安装在外套管(8-1)中,将外套管(8-1)和内套管(8-4)之间装满混凝土,振捣密实,将上压板(8-2)安装在混凝土用模具中压住混凝土,再用上盖(8-5)和下盖(8-6)分别压紧在混凝土用模具的两端,保证上压板(8-2)和下压板(8-3)分别与混凝土用模具内的混凝土相粘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少24小时;
养护后,将上盖(8-5)和下盖(8-6)从外套管(8-1)上拆卸下来,将下压板(8-3)的第二通孔(12)处安装丝堵(13)后通过凸肩(10)放置在底座(1)上,将传力杆(6)的下端穿过内套管(8-4)与丝堵(13)相贴紧,传力杆(6)的上端加工有放置压力传感器(5)的限位槽,手压压杆(3)的施力端,垂直向下施加压力,此时记录压力传感器(5)上的测量到的读数最大值为F,加上压力传感器(5)和传力杆(6)的重量后为F1,F1+G0为下压板(8-3)与混凝土间的第一粘结力,测量并记录下压板(8-3)的面积为S1,下压板(8-3)与混凝土之间的第一粘结拉应力σT,σT=(F1+G0)/S1;取下下压板(8-3),再次称量下压板(8-3)的重量G1,△G=G1-G0即为下压板(8-3)上混凝土的粘附量,用△G/S1表示单位面积混凝土的粘附量来评价脱模剂的性能;
然后,将传力杆(6)拔出,丝堵(13)从第二通孔(12)上拆卸下来,将混凝土模具倒置,使上压板(8-2)处于安装孔(9)内,再将丝堵(1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通孔(11)处,传力杆(6)穿过第二通孔(12)并与丝堵(13)的上端相贴紧,再次手压压杆(3)的施力端,垂直向下施加压力,此时记录压力传感器(5)上的测量到的读数最大值为F,加上压力传感器(5)和传力杆(6)的重量后为F2,F2+GN为上压板(8-2)与混凝土间的第二粘结拉应力σt,测量并记录上压板(8-2)的面积为S2,上压板(8-2)与混凝土之间的第二粘结拉应力σt,σt=(F2+GN)/S2;取下上压板(8-2),再次称量上压板(8-2)的重量G2,△g=G2-GN即为上压板(8-2)上混凝土的粘附量,用△g/S2表示单位面积混凝土的粘附量来评价脱模剂的性能;将一粘结拉应力σT和第二粘结拉应力σt取平均值作为模具—混凝土粘结抗拉强度σ试验值,将△G/S1和△g/S2取平均值作为单位面积混凝土粘附量△G/S的测试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1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