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2455.X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中德;庞艺;潘祖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组件 车体 底梁 顶棚 底架 装夹 前端架 侧墙 装配 总装工装 后端墙 定位装配 工艺要求 焊接过程 收缩变形 有效抑制 轴向滑移 后冷却 活动架 立柱架 热变形 端架 总装 焊接 | ||
1.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设置底梁(1)中部的第一工装组件(2)以及设置底梁(1)两端的第二工装组件(3);所述第一工装组件(2)用于装夹车体的底架及前端架,第二工装组件(3)用于装夹车体的侧墙及顶棚;所述第二工装组件(3)包括与底梁(1)连接的立柱架(31)以及可沿底梁(1)轴向滑移的活动架(32);所述底梁(1)设置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用于控制第二工装组件(3)沿底梁(1)轴向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32)设置有若干支撑件(34)及若干第一压件(35),支撑件(34)及第一压件(35)分别用于连接车体侧墙的外壁及内壁,支撑件(34)及第一压件(35)共同用于装夹车体侧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件(35)包括连接杆(35b)、分别连接在连接杆(35b)两端的滑杆(35a)及第一压杆(35c),滑杆(35a)及连接杆(35b)的连接体呈L型;活动架(32)设置有通孔,滑杆(35a)容置在通孔中,滑杆(35a)可绕其轴向转动和沿其轴向滑移,滑杆(35a)滑移时第一压杆(35c)远离或靠近活动架(32),第一压杆(35c)与连接杆(35b)螺纹连接;第一压杆(35c)及连接杆(35b)的螺纹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压杆(35c)抵接车体侧墙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4)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底梁(1)的轴向为横向;支撑件(34)通过长边抵接车体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4)包括相连的顶块(34a)及连接块(34b),顶块(34a)及连接块(34b)分别用于连接车体侧墙的内壁及活动架(32);顶块(34a)及连接块(34b)螺栓连接,顶块(34a)及连接块(34b)中一个设置有调位孔;螺栓松动时,螺栓能够在调位孔中滑移、且顶块(34a)能够调整其相对连接块(34b)的凸伸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工装组件(2)包括用于定位装夹车体前端架的支撑立柱(22);支撑立柱(22)设置有定位销(22a)及顶杆(22b),定位销(22a)用于控制车体前端架定位的定位销(22a),顶杆(22b)与支撑立柱(22)螺纹连接;顶杆(22b)与支撑立柱(22)螺纹连接,用于抵接车体前端架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M车体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组件(2)包括若干用于装夹车体底架的第三压件(21);所述第三压件(21)包括座体(21a)、设置在座体(21a)上的拐臂(21b)以及螺纹连接在拐臂(21b)上的第三压杆(21c);第三压杆(21c)与拐臂(21b)的螺纹连接,用于驱动第三压杆(21c)抵接车体底架,第三压杆(21c)及座体(21a)共同装夹车体底架。
8.一种有轨列车M车体总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车体底架放置在第一工装组件(2)上,第一工装组件(2)对车体底架定位装夹;定位块用于控制车体底架定位,第三压杆(21c)及座体(21a)装夹车体底架;
步骤b,通过吊车将车体前端架放置在第一工装组件(2)上,千斤顶调整前端架的水平度、第一工装组件(2)对车体底架定位装夹,使前端架及底架的连接面对应连接,前端架与底架焊接;
步骤c,侧墙上的若干立柱装夹于第二工装组件(3)上、且若干立柱及底架的连接面对应连接;支撑件(34)及第一压件(35)分别抵接立柱的外侧及内侧,底架与若干立柱焊接;
步骤d,顶棚与侧墙的连接面对应连接,第二工装组件(3)装夹顶棚;顶棚与侧墙焊接;
步骤e,后端墙对应连接底架、侧墙及顶棚,车体两侧的后端墙保持固定距离,后端墙分别焊接底架、侧墙及顶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4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3D盖板的加工方法、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弯折的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