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2463.4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苑丁丁;骆阳;童叶翔;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9;H01M10/658;H01M2/1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模组 动力电池模组 绝缘导热板 体积比能量 固定支架 装配工艺 固定耳 电芯极耳 电芯温度 交错排布 热量传递 热量带走 效应问题 侧壁 风冷 外壁 温差 | ||
1.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所述模组包括若干电芯串,所述电芯串由若干电芯交错排布组成,所述电芯串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外壁之间相互连接;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模组两端的绝缘导热板和位于所述模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热胶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隔热阻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隔热件,所述绝缘隔热件安插在所述电芯串之间,且所述绝缘隔热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长度与所述模组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隔离板远离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模组的侧面,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之间形成若干用于容纳所述电芯串的容纳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具有若干迂回部,所述迂回部的形状与所述电芯抵接所述迂回部的外周部分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芯串的若干个所述电芯之间通过铝丝焊并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台阶孔,沿远离所述模组的方向,所述台阶孔依次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孔插接。
10.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 在其中一个绝缘导热板的台阶孔处点导热胶,以及在绝缘隔热件和固定耳的安装位置处点结构胶,然后将所述绝缘隔热件安装在所述结构胶处;
S20.以电芯串为单位,将表面涂有导电酯的电芯安装在台阶孔处,并在所述电芯之间灌注隔热发泡材料,然后在所述绝缘导热板两侧安装固定耳;
S30.在另一个绝缘导热板的台阶孔处点导热胶,以及在所述绝缘隔热件和所述固定耳的安装位置处点结构胶,然后将该绝缘导热板装在模组的另一端;
S40.所述隔热发泡材料固化形成隔热阻燃层后,在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上安装汇流片,然后分别通过铝丝焊使所述汇流片与所述电芯串中的所述电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4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相变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