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2463.4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苑丁丁;骆阳;童叶翔;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9;H01M10/658;H01M2/1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模组 动力电池模组 绝缘导热板 体积比能量 固定支架 装配工艺 固定耳 电芯极耳 电芯温度 交错排布 热量传递 热量带走 效应问题 侧壁 风冷 外壁 温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其中,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和固定支架,模组包括若干电芯串,电芯串由若干电芯交错排布组成,电芯串的相邻两个电芯的外壁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支架包括位于模组两端的绝缘导热板和位于模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耳,固定耳分别与两个绝缘导热板连接。同一电芯串的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侧壁相连接,可以提高模组体积比能量;电芯极耳位置的热量传递至绝缘导热板上,再通过风冷形式将热量带走,可以降低由于电芯之间的热聚集效应带来的电芯之间的温差问题,提高电芯温度的一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高体积比能量的同时还能解决电芯之间的热聚集效应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圆柱形、长方体型等。其中,圆柱形的电芯的成组效率最低,空间利用率最低。圆柱形电芯的安装一般采用直排或者插排的形式进行模组排布,其中模组的散热方式有自然散热、强制风冷、液体冷却等方式。自然散热和强制风冷方式中,电芯之间的间距较大,以利于散热;液体冷却方式中,需在电芯之间安插水冷管。
对于直排形式的圆柱电芯成组,电芯之间预留有散热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体积比能量低。对于插排形式的圆柱电芯成组,存在以下缺陷:
(一)、电芯之间的间距降低,散热空间小,热聚集效应强,不利于电芯的热量扩散;
(二)、动力电池模组由多串电芯组成,电芯在安装时的间隙小,且不同串电芯间无隔档,不同串电芯之间在恶劣工况下容易导致短路;
(三)、电芯之间的间隙小,在单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芯之间产生连锁反应,将导致模组的安全性降低;
(四)、采用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电池模组时,由于空气的热阻大,导致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芯之间的温度一致性降低,模组的一致性下降;采用液体冷却电池模组时,液冷管路增加电芯间距,不利于模组体积比能量的提高,同时成本增加,并增加液体渗漏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体积比能量且散热效果好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艺,可制得具有高体积比能量且散热效果好的新型动力电池模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包括:
模组,所述模组包括若干电芯串,所述电芯串由若干电芯交错排布组成,所述电芯串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外壁之间相互连接;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模组两端的绝缘导热板和位于所述模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作为所述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热胶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作为所述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芯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隔热阻燃层。
作为所述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绝缘隔热件,所述绝缘隔热件安插在所述电芯串之间,且所述绝缘隔热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导热板连接。
作为所述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长度与所述模组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隔离板远离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模组的侧面,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之间形成若干用于容纳所述电芯串的容纳区间。
作为所述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隔离板具有若干迂回部,所述迂回部的形状与所述电芯抵接所述迂回部的外周部分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相变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