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1353.4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兆松;王浩;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H02K9/06;H02K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变 散热 结构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 ||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电机机体、底座、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第三散热机构;实现固废收集的收集机构连通可对固废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便于对固废进行集装的废料集装机构;通过包括底座配合第三散热机构实现通过水冷实现对电机进行散热,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通过热交换实现电机的高效散热。本发明在电机外壳处开设空气流道,使之与相变材料接触后通过散热片与外部空气接触,将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实现电机的散热,散热效率高,可大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利用旋转的转轴带动风扇叶片进行旋转,使电机的内部形成负压,便于增强内部的空气流通,提高交换能力,实现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因环保经济,而被人们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现有的电机大多采用在电机外加水箱进行降温,这种方式降温效果有限,同时水箱过大占地面积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在电机外壳处开设空气流道,使之与相变材料接触后通过散热片与外部空气接触,将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实现电机的散热,散热效率高,可大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利用旋转的转轴带动风扇叶片进行旋转,使电机的内部形成负压,便于增强内部的空气流通,提高交换能力,实现散热效果,同时转轴在旋转时即可通过带动齿轮旋转的方式,抽出底座内部的冷却水,使冷却水与相变材料层接触而后与热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加强内部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通过所述包括所述底座配合所述第三散热机构实现通过水冷实现对电机进行散热,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散热机构通过热交换实现电机的高效散热;具体的有:在所述电机外壳处开设所述空气流道,使之与相变材料接触后通过散热片与外部空气接触,将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实现电机的散热,散热效率高,可大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利用旋转的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风扇叶片进行旋转,使电机的内部形成负压,便于增强内部的空气流通,提高交换能力,实现散热效果,同时所述转轴在旋转时即可通过带动齿轮旋转的方式,抽出所述底座内部的冷却水,使冷却水与相变材料层接触而后与热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加强内部散热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相变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电机机体和底座,还包括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第三散热机构,所述电机机体的底部固定所述底座,且所述电机机体的端部开设所述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电机机体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散热机构,且所述电机机体的内部安装用于水冷散热的所述第三散热机构,且所述第三散热机构连接所述底座,利用利用所述定子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即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具体的,所述电机机体包括上端盖、上轴套、电机外壳、转轴、转子、定子、下轴套和下端盖,所述电机外壳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上轴套;所述上轴套的外侧固定所述上端盖;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侧部固定所述转子,所述转子的侧部设有所述定子;所述电机外壳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下轴套,且所述下轴套的底部固定所述下端盖,在电机运转时,所述电机机壳内部的热量通过所述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进行热交换,而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将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将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散发的空气中,实现加强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型铸铝水冷机座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永磁同步减速电机用风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