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试射频元件的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2667.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柏翔;陈冠达;赖佳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射频 元件 结构 | ||
一种用于测试射频元件的测试结构,通过于测试设备的传输线的端部套设第一阻抗件,以于测试射频元件时,使该第一阻抗件产生极大阻抗,借此抑制于该传输线的端部所产生的电流与辐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测试结构,尤指一种用于测试射频元件的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向轻、薄、短、小、高速、高密度发展,目前无线通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式各样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利接收或发送各种无线讯号,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M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蓝牙(Bluetooth)、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简称DVB-H)等,故悉知无线通讯产品中均会配置有能接收或发送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讯号的天线模组。
由于天线于无线通讯产品中属于讯号收发的重要构件,故于无线通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对天线的收发功率进行测试。
如图1所示,悉知用于检测天线的测试设备中,其测试设备用于将一传输线1借由讯号探针12a与接地探针12b接触所对应的讯号测试垫9a与接地测试垫9b。具体地,该传输线1以绝缘体10包覆讯号端口11a,且该讯号端口11a伸出该绝缘体10以形成该讯号探针12a,并于该绝缘体10外形成接地层11b,以令该接地探针12b设于该接地层11b上。又,作为天线的射频元件9以其天线本体90连接该讯号测试垫9a,而未连接该些接地测试垫9b。
当进行测试作业时,该测试设备提供交流电流I经由该讯号端口11a与该讯号测试垫9a流到该天线本体90,并将辐射a发射至环境空气中,以令该测试设备接收该辐射a的讯号,借此判断该射频元件9的收发功率。
然而,当交流电流经过该讯号端口11a时,因电气的回流特性会于该接地层11b的表面上产生反向交流电流I’,而该反向交流电流I’会经该接地探针12b流到该接地测试垫9b,致使该接地层11b无法包覆整体电流,即该反向交流电流I’存在于该传输线1的外表面上,故该反向交流电流I’会产生辐射b,因而该测试设备不仅会接受到预期的辐射a的讯号,还会接收到该传输线1的外表面所产生的非期望辐射b的讯号,致使该测试设备于接收讯号时会受到非期望辐射b的干扰而造成误判或测试误差。
因此,如何克服悉知技术中的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悉知技术的缺失,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测试射频元件的测试结构,可抑制于传输线的端部所产生的电流与辐射。
本发明的用于测试射频元件的测试结构,且该射频元件设有测试部,该测试结构包括:传输线,其端部具有多个外接端口、及隔离各该外接端口的绝缘体,且该外接端口上配置有探针件,以令该探针件电性连接该射频元件的测试部;以及第一阻抗件,其设于该传输线的端部外侧,其中,该第一阻抗件包含导电部与绝缘部,该绝缘部接触该传输线的端部的外侧,且该导电部设于该绝缘部的外侧并电性连接该传输线。
前述的测试结构中,该传输线为配置于一测试设备上的电缆或线路。
前述的测试结构中,该第一阻抗件为环体。
前述的测试结构中,该绝缘部的长度为该射频元件的讯号频率所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前述的测试结构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阻抗件,其设于该第一阻抗件的外侧。例如,该第二导电件为环体。此外,该第二阻抗件包含导电部与绝缘部,该绝缘部接触该第一阻抗件的外侧,且该导电部设于该绝缘部的外侧并电性连接该第一阻抗件与该传输线。进一步,该绝缘部的长度对应该射频元件的讯号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