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别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及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591.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常亚青;湛垚垚;孙景贤;张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别 海胆 中间 杂交种 pcr 引物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鉴别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核苷酸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ttttatctcctccctttttatytct3';下游引物:5'cctcwaaagtagttaagattgggac3';鉴别方法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提取具有紫海胆外形的待鉴别海胆个体DNA;将提取的DNA稀释至10 ng/μl为模板,以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所述PCR反应条件为:94℃5min;94℃30s、50℃30s、72℃2min,35个循环;72℃5min;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出条带则为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鉴别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及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中间球海胆(
目前,鉴定海胆种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海胆的外部形态特征,如壳形、体型对称性、口的位置、步间带和间步带幅宽比例及弧度,管足孔数及其排列方式等,该方法属于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不仅需杀死海胆,鉴定效率低,而且不适合具有相似外观的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与紫海胆的鉴定;另一种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通常是利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大规模筛选特定的分子标记,这种方法的优势是鉴定的准确率较高,不足是花费巨大、耗时长,对操作分析人员的专业性和仪器设备精密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线粒体基因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组以外的遗传系统,是研究分子进化和物种系统发生的重要对象。相比复杂的核基因组而言,线粒体基因组所含的基因数目较少,获取容易,操作相对简单。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应用线粒体DNA序列对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进行鉴别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鉴别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及鉴别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鉴别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5' ttttatctcctccctttttatytct 3'
下游引物:5' cctcwaaagtagttaagattgggac 3'。
一种上述用于鉴别紫海胆与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的PCR引物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 提取具有紫海胆外形的待鉴别海胆个体DNA;
b. 将提取的DNA稀释至10 ng/μl为模板,以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所述PCR反应条件为: 94℃ 5min;94℃ 30s、50℃ 30s、72℃ 2min,35个循环;72℃ 5min;
c. 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出条带则为紫海胆-中间球海胆杂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