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1780.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芦卯荣;潘利刚;张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5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本体 轿厢 连接板 浅底坑电梯 底坑 电梯 底部横梁 立梁 减震垫 下表面 缓冲 撞板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所述的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的轿厢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立梁,位于所述的轿厢本体一侧的两个立梁的底部使用一连接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所述的轿厢本体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轿厢本体底部之间具有多个减震垫,所述的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撞板。本申请的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在轿厢本体使用连接板代替了原来的底部横梁,没有设置框架和底部横梁,缩小了轿厢的高度,增大了轿厢底部与底坑之间的距离,因此底坑的深度相比现有技术的底坑要更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底坑是位于轿厢的最低层站以下的井道部分。其内设有缓冲器及电梯停止开关和井道灯开关、电源插座及照明。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坑底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部件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0.1m。其底部应光滑平整,不能积水。其结构应能承受轿厢或对重与缓冲器碰撞时反力的抗压强度。但是,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为旧楼房安装升降梯,在设置底坑时,底坑的深度不能太深,否则会挖到埋在地底下的线缆,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电梯轿厢能够满足浅底坑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所述的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的轿厢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立梁,位于所述的轿厢本体一侧的两个立梁的底部使用一连接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所述的轿厢本体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轿厢本体底部之间具有多个减震垫,所述的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撞板。
优选地,所述的立梁为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角钢,所述的立梁的下端部超出所述的轿厢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的立梁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撞板与所述的连接板通过所述的螺栓组件与所述的立梁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为钢板。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撞板的位于每个立梁正下方的位置为用于受力的缓冲点。
优选地,所述的电梯轿厢还包括设置与所述的轿厢本体前侧的轿门。
优选地,所述的轿厢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可折叠的护脚板,所述的护脚板设置为当电梯轿厢下降至设置高度以下时折叠至轿厢本体底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的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的电梯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的电梯轿厢的梯井,所述的梯井底部为底坑,在四个立梁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缓冲器。
本申请的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及电梯,在轿厢本体使用连接板代替了原来的底部横梁,没有设置框架和底部横梁,缩小了轿厢的高度,增大了轿厢底部与底坑之间的距离,因此底坑的深度相比现有技术的底坑要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浅底坑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轿厢本体;11、轿门;2、立梁;3、连接板;4、缓冲撞板;5、减震垫;6、缓冲器;7、护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舒适型电梯轿厢
- 下一篇:一种高速曳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