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樟SSR引物组合及其品种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4433.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达;胥猛;郦芝汀;余发新;徐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32274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樟 分子鉴定 品种鉴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 快速分子检测 植物新品种 电泳 扩增反应 引物组合 指纹图谱 一次PCR 构建 应用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樟SSR引物组合物及其品种鉴定方法,用于香樟品种的快速分子检测与鉴定,属于植物新品种分子鉴定领域。本发明设计了4对SSR引物,并利用它们成功构建了11个香樟品种指纹图谱,可快速、准确地区分各香樟品种。本发明基于4对SSR引物,进行一次PCR扩增反应,利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利用引物组合法,可直接根据产物的片段进行判断。本发明可直接应用于香樟不同品种的分子鉴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新品种鉴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香樟SSR引物组合物及其品种检测方法,专用于不同香樟品种的分子检测和鉴定。
背景技术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樟属的常绿阔叶大乔木,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樟生长迅速,树冠开展,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或栽植为园景树。樟籽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妆品中;叶片含有的樟油,可用来提炼樟脑或制成化学原料;木材具有耐腐蚀、密度高、带有浓郁香气的特质,是制作家具和木材雕刻艺术品上佳材料,深受人们的青睐。同时,除具有材性优良、冠型优美等特点外,叶片中富含的次生代谢物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故香樟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香樟“赣彤”为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选育的红杆香樟,主要表现为茎杆全年为红色,且叶色随着季节产生变化;“霞光”为浙江宁波市林业局林特种苗繁育中心的红叶樟树,春天时叶片外红里白,夏天时变成外白里红。
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又称为微卫星DNA,是一类由1~6个核苷酸串联重复数次组成的核苷酸序列。其长度一般在100bp以下,广泛分布于植物基因组内,而重复次数的不同及重复程度的不完全则赋予SSR位点丰富的多态性。同时,SSR标记具有共显性、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等优点,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不同品种分子鉴定的理想工具。然而,SSR标记在香樟品种分类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故现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香樟品种的分子手段,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香樟品种资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樟SSR分子检测引物组合物,克服以往香樟品种鉴定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准确可靠、易于操作、灵敏度高的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香樟品种分子检测引物组合物快速检测香樟品种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对于香樟苗木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香樟品种分子鉴定引物组合物,由4对引物组成,其引物序列如下表所示:
应用所述的香樟品种分子检测引物组合物构建香樟品种指纹代码,所获得的11个香樟品种对应指纹代码如下表所示:
一种应用所述的引物组合物快速鉴定香樟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测样品DNA
2)使用相同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按权利要求1表格中的引物顺序依次对待测香樟样本进行PCR扩增;
3)PCR产物则利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进行检测,依据扩增产物的有无和大小进行判读,对照品种指纹代码,鉴定待测样品的品种。
步骤1)中,利用Ezup柱式植物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完成待测样品DNA提取。
步骤2)中,10μL 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1μ10×Buffer;0.75mM MgCl2;0.025mMdNTPs;1U Taq DNA聚合酶;0.4μM SSR引物和30ng DNA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4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