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6003.0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2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康同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蒋尊龙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复苏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涉及急救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与急救车车顶内部固定连接的顶部框架,顶部框架通过折叠架连接胸外按压机构,胸外按压机构包括基板,基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按压柱,按压柱为竖直设置,按压柱底部为球面,按压柱上部与驱动机构联动;基板两侧对称竖直向下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底部设置固定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较轻,不占用其它设备设施摆放空间,利用手铐的自锁结构作为连接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本装置和担架床的挂接时间,通过胸外按压机构和送气筒结合使用,使用推杆切换进行胸外按压和呼吸面罩送气,模拟人工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交替人工呼吸的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两个动作,通常是每30次胸外按压结合两次人工呼吸的通气量,其中胸外按压每次需要至少5CM的按压行程,每分钟不少于100次的按压频率。现在的急救工作通常是由人工进行该操作,特别是在急救车上,需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因为人工操作非常容易导致施救人员疲劳,所以通常是施救人员交替进行,但是这其中就难免出现停顿。另外进行胸外按压需要施救人员上身直立才方便用力,因为救护车上空间狭小,施行胸外按压动作就会感觉更不方便。急救车上的空间非常宝贵,增设普通的心肺复苏装置会造成现有空间更为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包括与急救车车顶内部固定连接的顶部框架,顶部框架通过折叠架连接胸外按压机构,所述胸外按压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按压柱,按压柱为竖直设置,所述按压柱底部为球面,所述按压柱上部与驱动机构联动;所述基板两侧对称竖直向下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底部设置固定夹,固定夹为与担架杆对应的环形夹。
优选为,所述折叠架为“Z”字形,包括上部框、中部框及下部框,所述中部框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框和下部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部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铰接,所述下部框下表面与所述按压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为,所述上部框、中部框及下部框三者的铰接处均设置有扭簧,所述上部框两侧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框的外侧面连接。
优选为,所述固定夹为自锁式手铐。
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在所述按压柱顶部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的压簧,及所述按压柱正上方设置的凸轮,与凸轮同轴设置有凸轮齿轮,所述基板上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凸轮的轮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所述凸轮齿轮啮合。
优选为,所述基板一侧固定设置送气筒,送气筒为活塞筒,其底部通过气管连接呼吸面罩,送气筒的外筒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外筒底部设置有单向进气口,内筒在外筒内部上下滑动,内筒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竖直向下设置的齿条,齿条与一半圆齿轮,与半圆齿轮同轴设置有送气齿轮;
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电机通过该滑轨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连接,电机的一侧设置推杆,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架体固定连接,活动端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推杆活动端的运动的两个所述极限位分别使主动轮啮合所述凸轮齿轮与所述送气齿轮.
优选为,所述推杆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推杆结合电控系统控制其伸缩的频率和时间。
优选为,所述基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拉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康同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康同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锤击力度的医疗锤
- 下一篇:脉冲风药液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