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青柑黄芩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1412.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伟;王俊谦;刘安成;张莹;陈智坤;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叶 黄芩 小段 干茶叶 枝条 制备 干果壳 闷黄 揉捻 采摘 综合利用效率 烘箱 清热燥湿 植株 抗肿瘤 烘干 中空 茶味 果味 降脂 晒干 晾晒 填充 装入 口味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青柑黄芩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小青柑黄芩叶茶包括小青柑干果壳和填充于小青柑干果壳内的黄芩干茶叶。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采摘黄芩植株顶部枝条,所采摘的顶部枝条长度10‑16cm,将顶部枝条切成0.5‑1 cm的小段;2)对所切成的小段进行炊蒸5‑12min;3)将炊蒸后的小段进行闷黄4‑6min;4)闷黄后的小段晾晒6‑8h,在揉捻机上揉捻成条形,晒干即为黄芩干茶叶;5)将黄芩干茶叶装入经过中空处理的直径为2‑3cm的小青柑中,置于37‑40℃烘箱中烘干。本发明通过小青柑和黄芩叶茶的结合,将茶味和果味相融合,具有鲜柑果味、香味浓郁等特点,提升了黄芩叶茶的口味,具有清热燥湿、降脂抗肿瘤等功效。本发明还显著提高了黄芩的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涉及小青柑黄芩叶茶,尤其涉及一种小青柑黄芩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悠久的茶及代用茶饮用历史及文化,有众多的药用植物等代用茶植物资源,但是许多代用茶资源由于出自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带的原因,很少被外界知晓,而且只是经过当地居民较为粗劣的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小,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加之产品加工工艺不完善,不充分,不能突出产品的特性,也就没能形成该类产品的特色,从而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被开发为精深加工产品并广泛用于生产的代用茶种类更是寥寥无几。·
随着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茶饮和保健行业的需求逐渐旺盛,代用茶行业也正在向天然、营养、保健养生和功能化方向发展。很多代用茶植物本身具有茶的香气和口感,药用的价值和养生的功效。甚至很多代茶本身就属于药食两用类植物。目前,代用茶类产品在我国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代茶饮料的逐渐认知,各种代用茶饮料势必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小青柑,具有芳香油含量高、橙皮甙含量较高、多糖含量较低、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耐存贮,柑油和黄酮类物质含量高等特点,在其口感上也尤为突显,柑香馥郁、甜润爽口。
黄芩(
当前,黄芩叶可被制作成黄芩叶茶,制茶工艺步骤主要是:在产地采取嫩叶,晾晒或杀青、揉搓、炒茶一系类工序制备黄芩叶茶。这种黄芩叶茶只是对黄芩叶进行简单的处理,制作出的黄芩叶茶外观不整齐,口感一般,味道单一,难以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销量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黄芩叶茶外观不整齐、味道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小青柑黄芩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依托“耀芩”的历史地位,开发出的这种小青柑黄芩叶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食用安全性良好,无毒副作用,可以使大量黄芩叶得以应用,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小青柑黄芩叶茶,包括小青柑干果壳和填充于小青柑干果壳内的黄芩干茶叶。
作为所述小青柑黄芩叶茶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小青柑干果壳由经过中空处理的直径为2-3cm的小青柑在37-40℃烘箱中烘干制成。
作为所述小青柑黄芩叶茶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黄芩干茶叶的制备方法:
1)采摘黄芩植株顶部枝条,所采摘的顶部枝条长度10-16cm,将顶部枝条切成0.5-1 cm的小段;
2)对所切成的小段进行炊蒸5-12min;
3)将炊蒸后的小段进行闷黄4-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未经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毒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寄生茶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