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闩锁效应单片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3018.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功;吴伟;陈天娥;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闩锁 效应 单片机 系统 | ||
1.一种抗闩锁效应单片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单片机、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以及输入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时钟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容、晶体振荡器和第二电容,该串联电路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XTAL1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XTAL2引脚,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公共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地;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和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电容、滤波电感和第四电容,该串联电路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滤波电感的公共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所述滤波电感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VCC引脚,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GND引脚并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
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一阶复位电路、电源检测电路和泄流通道,所述一阶复位电路包括第一复位元件和第二复位元件,所述第一复位元件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元件,所述第二复位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所述电源检测电路和所述泄流通道之间通过光耦相连,所述电源检测电路包括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和所述光耦内部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检测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接检测电源地;所述泄流通道包括所述光耦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和所述一阶复位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复位元件,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元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元件的公共端,所述第一复位元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元件的公共端还连接所述单片机的RST引脚,所述第一复位元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元件的公共端还连接CMOS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CMOS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元件为复位电阻、所述第二复位元件为复位电容,或者,所述第一复位元件为复位电容、所述第二复位元件为复位电阻;
所述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六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比较器,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六电容以及所述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并提供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由市电处理形成,市电经过变压处理得到低电压电源,所述低电压电源经过整流处理得到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经过稳压处理得到所述直流稳压电源;
当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变化滞后市电的输出变化的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检测电源为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所述检测电源地为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地;
当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变化滞后市电的输出变化的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检测电源为所述直流电源,所述检测电源地为所述直流电源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市电经过开关电源得到所述直流稳压电源;
或者,所述市电依次经过变压器和线性电源后得到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所述变压器包括屏蔽层且所述屏蔽层接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包括若干个绕组构成电源回路,各个所述电源回路不共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电路的时钟频率为测算频率加上预设余量所确定的频率,所述测算频率为根据所述单片机系统完成实时事件的最少时间所计算得到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片机系统进行PCB布线时,所述时钟电路中的晶体振荡器靠近所述单片机且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外壳接地,所述时钟电路外部使用地线包围且所述时钟电路下面不布设其他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0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床及其控制方法、智能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叉运仓储物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