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9738.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任福深;李兆亮;范涛;张铎;李建民;孙雅琪;王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料 加热流道 热熔管 注塑腔 包胶 线缆 信号电缆线 熔融状态 温度区间 修复工艺 挤入 加热 破损 油田 修复 风冷处理 加热处理 模具内腔 油井管柱 预热处理 电缆线 内保温 修复机 预热 风冷 开模 模具 转动 | ||
1.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将F46注塑料,按照下述步骤包胶到电缆内芯上,完成对油田管柱破损线缆的修复:
(1)利用温控仪控制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第一加热圈,使得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温度处于265℃~270℃温度区间;
(2)将注塑料置于所述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实现对注塑料的预热处理;
(3)利用所述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固定装置将整套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固定在油井管柱上,并通过滑动装置带动第二模具左右滑动,从而将需要修复的油井管柱上的线缆置于注塑腔之中;
(4)控制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第一加热圈,使得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温度处于330℃-340℃的温度区间;
(5)通过转动所述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柱塞杆上的第二手轮将位于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的已经预热好的注塑料挤入所述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对注塑料进行加热处理;
(6)待注塑料处于熔融状态,则加热完成;加热完成后,通过再次转动第二手轮,将熔融状态的注塑料挤入注塑腔中;
(7)对已经处于模具内腔中的破损的线缆进行包胶处理;包胶处理后,需在温度范围为265℃-270℃的注塑腔内保温;
(8)最后对第二模具进行风冷处理,风冷完成即可开模,完成对破损线缆的包胶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注塑料置于所述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机的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的预热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不得超过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注塑料注入热熔管内的加热流道后加热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不得超过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将腔内的线缆破损处包胶封装后在注塑腔内的保温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不得超过4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田信号电缆线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对第二模具进行风冷处理的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不得超过7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7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修补装置
- 下一篇:用于机箱布线的线束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