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NFMI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磁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2728.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荣;李林杰;楼灵芝;王威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6 | 分类号: | H01F1/36;C04B35/26;C04B35/622;H04R1/10;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nfmi 磁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NFMI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包括主成分和掺杂成分,所述主成分组成为Fe2O3、NiO、ZnO、CuO、Co2O3,所述掺杂成分选自CaO、Nb2O5、ZrO2、TiO2、Mn3O4、Bi2O3、V2O5中的1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其磁芯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NiCuZn铁氧体主成分及掺杂成分进行优化,获得适用于NFMI应用的高性能铁氧体磁芯,所开发磁芯在10~14MHz工作频率范围,磁芯组装天线Q值高,通讯距离更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NFMI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磁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FMI(Near Field Magnetic Induction)是一种基于近场磁感应来实现无线传输音频流和数据通信的技术,是从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能够让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资料传输,NFMI属于短距离高频的无线电技术,通过磁场感应方式实现无线通讯,工作在10MHz到14MHz的载波频率范围内。与射频技术相比,NFMI技术发射功率小,更加节能,对人体电磁辐射伤害小;且信号有效距离一般在50cm范围内。隐私性和抗干扰能力更强。
早先市面上的普通无线耳塞技术都是基于蓝牙Classic的A2DP协议,而A2DP协议本身设计是点对点传输音频数据,当用户希望两个耳机完全没有线缆时这个技术需要做些修改,最常见的是CSR提供的中继方案:一个耳塞收到A2DP的立体声Audio之后,本地分离出左右声道再次通过蓝牙传输到另一个耳塞,同时做同步控制。它最大的问题是人体皮肤对2.4G信号的吸收,导致音频传输不稳等问题。而NFMI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人体免疫的特性让他非常适合作音频中继的用途。用户可采用超低功耗的单颗芯片,为两颗耳机之间的连接提供稳定和安全的无线连接。结合蓝牙与NFMI技术,可以实现耳机与设备、左右耳机之前完全无线的“双耳无线立体声耳机”,为运动等应用场景下极大提升了便利性。
NFMI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私密性高:近场通讯,不易影响到其他设备,也不容易被探测到;能耗低:无线发射功率只有1.62mW;小型化:较小的天线尺寸;与其他无线技术的共存和兼容性;安全性,NFMI技术在医疗助听设备上已经使用10年以上。
恩智浦半导体2016年9月27日宣布,总部位于中国的原始设计制造商科奈信公司发布了基于NFMI技术量产型无线耳机的参考设计。新的设计基于恩智浦NXH2280,是一款采用NFMI无线电技术的超低功耗单芯片解决方案,针对无线音频和数据通信进行了优化,可在用户周围提供稳定而紧凑的体域网。借助科奈信的参考设计,蓝牙手机制造商、智能手机供应商和其他企业能够将无线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让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体验到真正的无线连接。
此外,16年09月Apple推出的AirPods,让双耳无线耳塞产品再次火了一把。相信在AirPods的刺激下,在不久的将来结合蓝牙与NFMI技术的真无线耳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已经公开的专利内容来看,基于NFMI的无线耳机技术目前主要在芯片、结构方案上开展研究,而从磁性材料改善上提高NFMI性能进行研究开发则鲜有报道;而且现有的磁性材料中能适用于NFMI的磁性材料通讯距离一般在30cm左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NFMI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磁芯制备方法,本专利从提高NFMI天线磁芯性能入手,开发适用于NFMI无线耳机的天线磁芯,提高NFMI无线耳机传输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