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1972.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5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军;于如兴;范志先;张礼宪;董开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客车 自适应 充电 辅助 电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它包括匹配安装在整车端的高压转24V低压充电辅助电源模块以及用于互锁保护的继电器等部件,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受控于充电枪的A+电源,当整车蓄电池开关断开,插上充电枪后辅助电源模块被激活开始工作,对外输出24V电源用于BMS等充电附件。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新国标充电技术条件下充电机辅助电源不能满足整车充电需求的技术现状,并且增强了车辆对于市场充电桩新旧国标的兼容性,能够自适应兼容充电桩12V/24V两种辅助电源状态,并且巧妙地设计了DC唤醒和防倒灌保护机制,提高了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客车辅助电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整治工作,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在国家的新政策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产量更是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达百万辆,在电动汽车保有量激增的情况下车辆充电已成了严峻的现实挑战,国家也在2015年颁布了纯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用以规范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
众所周知,纯电动客车低压系统工作标称电压多为24V,充电旧国标要求充电机的辅助电源为24V,并且输出功率能满足充电时整车附件的功率需求,但是充电新国标将充电机的辅助电源输出变更为12V/10A,输出总功率为120W,新状态的辅助电源不但不能适应多数电动客车低压附件的正常工作,并且总功率远不能满足整车的用电需求,多数低压附件为了适应新国标进行了重新选型,但充电机总输出功率仍是最大的应用限制。虽然市场部分新出充电机兴起了24V、12V两种辅助电源共存状态,但对整车来说还是无法保证能够完全适应市场上的充电机。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满足电动客车充电附件功率需求以及市场不同技术状态充电机的车载充电辅助电源系统,用以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及市场充电适应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该系统旨在解决目前新国标辅助电源功率不能满足整车需求以及整车无法保证能够完全适应市场不同技术状态充电机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包括DC/DC辅助电源模块,所述DC/DC辅助电源模块包括高压输入接插件和低压输出接插件,所述高压输入接插件通过高压回路与动力电池系统相连接,所述低压输出接插件包括唤醒信号接口、报警信号接口和低压24V输出接口,所述唤醒信号接口与充电枪A﹢相连,所述报警信号接口与BMS相连,所述低压24V输出接口与整车24V蓄电池BMS供电回路并联相接,形成另一个BMS供电回路,两个供电回路分别在不同时期给BMS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DC/DC辅助电源模块为高压转24V低压电源模块,功率为300W。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输入接插件包括高压输入﹢和高压输入﹣阵脚。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回路中设有高压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工作电压兼容12/24V,所述高压继电器受控于充电枪A﹢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A﹢为充电插座引入的充电桩低压辅助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唤醒信号接口通过物理线束与充电枪A﹢相连形成回路,并以充电枪A﹢电源作为DC/DC辅助电源模块的激活电。
进一步的,所述唤醒信号回路中串联有唤醒信号控制继电器,所述唤醒信号控制继电器受控于蓄电池整车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信号接口通过物理线束与BMS相连,所述报警信号接口通过电信号将DC/DC辅助电源模块高温故障、高压输入过压、欠压和DC24V电源输出不稳定情况反馈到BMS,BMS根据报警信号停止车辆的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24V输出接口包括DC24V﹢和DC24V﹣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1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