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燃油计量校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2684.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鑫;谢春利;王红岩;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60 | 分类号: | G01F23/60;G01F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液位测量 气压传感器 油温传感器 校准 挂载 气泵 振动速度传感器 计量校准系统 惰性气体罐 车辆燃油 燃油液位 泄压阀 油箱 车辆行驶 检测领域 燃油余量 停止状态 油箱安装 车辆ECU 燃油量 检测 颠簸 静止 | ||
车辆燃油计量校准系统,属于燃油余量检测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因车辆行驶颠簸导致的燃油量检测准确性下降的问题,要点是包括振动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泄压阀、气泵、惰性气体罐、车载油温传感器,车辆挂载油箱安装气泵,所述的气泵连接惰性气体罐,所述的泄压阀安装在车辆挂载油箱,振动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车载油温传感器均连接CAN总线,并由CAN总线连接至车辆ECU,且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车载油温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挂载油箱的内部,效果是形成静止下的校准燃油液位校准,每次停止状态均被检测到,并校准一次燃油液位,使得燃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被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油余量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车辆燃油计量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同类产品市场中,对车载油箱内燃油数量的测定,大都系采用浮子液位传感原理和指针指示的传统工艺,汽车的油箱油量检测通常是由水平检测器来完成的,当油箱储满燃油时,浮标动臂升起,将电位器的阻值调至最小或最大使油量计的指针作满标度的偏转;当油箱中的油量水平下降时,电阻器的阻值被调高或调低,流过系统回路的电流将随之变化,油量计的指针读数也变小。而采用如压电陶瓷超声波传感技术与数显技术来测量车载油箱内的燃油量,则会因车在行驶途中要出现无规则的剧烈振动,导致其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差,计量失准。即现有的测量方式,均存在因行驶振动导致的不能兼得实时而准确检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因车辆行驶颠簸导致的燃油量检测准确性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燃油计量校准系统,包括振动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泄压阀、气泵、惰性气体罐、车载油温传感器,车辆挂载油箱安装气泵,所述的气泵连接惰性气体罐,所述的泄压阀安装在车辆挂载油箱,振动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车载油温传感器均连接CAN总线,并由CAN总线连接至车辆ECU,且气压传感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车载油温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挂载油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用于检测汽车静止状态的振动速度传感器,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而通过其连接的CAN总线发出第一信号至ECU,ECU接收该第一信号并输出车辆挂载油箱内燃油体积的信号,且,气压传感器测量油箱内气压并通过其连接的CAN总线发出第二信号至ECU,ECU接收该第二信号并输出泄压指令至泄压阀,输出补压信号至连接惰性气体罐的气泵,所述的泄压阀用于车辆挂载油箱的泄压,所述微型气泵用于车辆挂载油箱的补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检测汽车静止状态的振动速度传感器,于汽车行驶状态将实时采集的车辆挂载油箱内的气体压力信号,并通过其连接的CAN总线发出第三信号至ECU,并由该ECU输出该气体压力信号所表示的燃油损耗输出至CAN总线。
进一步的,燃油液位测量系统是由浮标控制的浮筒式电位器。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式电位器与仪表板油量计串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振动速度传感器是CD-1型振动速度传感器,所述微型气泵是轴流压缩机。
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在燃油余量测量系统中,增加振动速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汽车行驶或停止状态,一旦由其检测到汽车处于停止状态,则重新启动燃油液位测量系统检测燃油液位,且使用气压传感器对油箱内压强测量,并使用微型气泵和惰性气体罐维持压强恒定,使得每一次汽车处于停止状态则重新在恒压下测量一次燃油液位,形成静止下的校准燃油液位校准,每次停止状态均被检测到,并校准一次燃油液位,使得燃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被提高。
另一方面,增加的气压传感器检测气体压强,由微型气泵和惰性气体罐维持油箱气体压强恒定,并在振动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对压强变化实时监测以能够取得瞬时燃油消耗值。由上述,在车辆静止状态,校准得到准确剩余燃油液位,并在车辆行驶时,以油箱压强变化测量瞬时燃油消耗值,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油量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2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