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39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娄本勇;张燕杰;黄雅丽;张梅;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55/03 | 分类号: | C07D455/03;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甘垚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杨素 药物共晶 黄连素 制备 相对生物利用度 盐酸黄连素 共晶结构 氢氧化钠 药物结晶 摩尔比 阳离子 阴离子 产率 大鼠 乙醇 白杨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结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盐酸黄连素、白杨素和氢氧化钠按比例溶解于乙醇中形成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该共晶结构单元中包括黄连素阳离子、白杨素阴离子和白杨素分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1:1:2,分子式为[C20H18N O4]+[C15H9O4]‑2[C15 H10 O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晶体产率高;且所制得的药物共晶中白杨素在大鼠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于纯白杨素有显著提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纯白杨素的1.7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结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分子的结晶形式是固体药物发挥药效的核心制约因素。对于特定的药物,多晶型、盐形、共晶等不同的结晶形式决定了不同的药学效果,一种结晶形式可能优于另外一种结晶形式。药物共晶不改变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药物分子的成药性, 因而成为一种备受重视的药物结晶形态。2015年7月,美国FDA批准诺华制药公司的抗心脏衰竭新药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上市,进一步掀起了药物共晶的研究热潮[
白杨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式,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晶体结构明确,同时包含黄连素和白杨素两种药物活性成分。共晶中白杨素在大鼠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纯白杨素有明显提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纯白杨素的1.7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