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化物再生合成水合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4523.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哲涛;邹哲晶;邹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西红 |
主分类号: | C01B21/16 | 分类号: | C01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物 再生 氮杂环 丙烷 羟基 酰胺 合成水合肼 羧酸铵盐 水合肼 酮连氮 返回 酸碱中和反应 制备技术领域 工业双氧水 产品品质 缩合反应 脱水缩合 重新生成 副反应 有机胺 底料 环合 加成 裂解 收率 水解 液氨 催化剂 合成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物再生合成水合肼的方法,以有机胺或其衍生物为催化剂,酮和酰胺先进行加成环合,生成2‑R3羟基‑3R1R2‑氮杂环氧丙烷;2‑R3羟基‑3R1R2‑氮杂环氧丙烷与过氧化物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骈2‑R3羟基‑3R1R2‑氮杂环氧丙烷;再定量通入液氨进行裂解酸碱中和反应,生成酮连氮中间体和羧酸铵盐;酮连氮水解生成水合肼和酮,再生酮返回利用;羧酸铵盐脱水缩合重新生成酰胺返回利用;回收完酰胺后的底料与工业双氧水反应再生成过氧化物返回利用。本发明属于水合肼制备技术领域,本方法合成收率高,过氧化物可再生,减少了水在反应中的参与,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合肼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过氧化物再生合成水合肼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合肼又名水合联氨,是肼的一水化合物(N2H4·H2O),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醇任意混合,不溶于乙醚和氯仿。水合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是生产发泡剂、农药、医药、染料、显影剂和还原剂的重要原料,还用于制造高纯度金属、合成纤维及稀有元素分离,大型锅炉给水的脱氧、火箭燃料和炸药的生产等。
目前水合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拉西法、尿素法、酮连氮法(Bayer法)、双氧水法以及空气氧化法等。
拉西法(Raschig)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尿素法是采用尿素与次氯酸盐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水合肼,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肼得率在75-80%(以Cl计)之间;反应过程中每摩尔水合肼需要消耗4摩尔烧碱,还副产了大量的碳酸钠、氯化钠等无机盐类,副产难分离,通过蒸发、浓缩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使得水合肼的原材料消耗、能耗均较高,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理念;因而尿素法能耗和物耗高、收率低,环保压力比较大。
酮连氮法(Bayer)的收率高,该法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酮连氮是在酮的存在下用氧化剂(次氯酸钠)氧化氨来合成的,酮连氮在高压下水解生成水合肼和酮,水解生成的酮被循环用于制取酮连氮;酮连氮法虽然只需要消耗2摩尔烧碱,并把其中的氨等回收利用,减少了原材料消耗,但是由于其水解的需要,制备的水合肼浓度也在10%~12%左右,后续还需要进行浓缩蒸发,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更重要的是,酮连氮法收率虽高,却产生含盐废渣,并产生含COD废水,环保压力大,在部分医药、电子、航天等的使用中受到了限制。
双氧水法(PUCK法)是法国发明的工艺,与酮连氮法工艺相似,只是氧化剂是用高浓度的双氧水,酮主要是用的甲基乙基酮。双氧水法(PUCK法)虽然环保,产率高,但在我国工业化生产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文献报导对此法的研究要用到高浓度双氧水,存在安全隐患,用低浓度双氧水合成收率低,生产成本高,工业化应用价值不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氧化物再生合成水合肼的方法,该方法生产的水合肼是采用定向合成中间原料,通过中间原料合成水合肼,而中间原料可重复再生,不仅收率高,同样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过氧化物再生合成水合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以有机胺或其衍生物为催化剂,酮和酰胺先进行加成环合,生成2-R3羟基-3R1R2-氮杂环氧丙烷中间体;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西红,未经邹西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