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优异耐热、耐高温氧化性热浸镀层钢板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4829.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龙;杨兴亮;王滕;闫敏;李伟刚;柴立涛;刘永刚;童庆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2C38/12;C23C2/12;C23C2/40;C21D8/02;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优异 耐热 耐高温 氧化 性热浸 镀层 钢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耐热、耐高温氧化性热浸镀层钢板及生产方法,基板含C:≤0.25%;Si:≤0.080%;0.10%≤Mn≤1.20%;P:≤0.020%;S:≤0.015%;Al:0.020%~0.055%;N:≤0.0050%;Ti:≤0.10%;Nb:≤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镀层含Si 3‑5%,Fe 1.0%~3.0%,La 0.05%~0.2%、Mg 0.05%~0.2%,余量为Al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镀铝硅钢板的基板成分、退火工艺、镀液成分及浸镀工艺等,生产出具有优异耐热、耐高温氧化性的热浸镀铝硅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热浸镀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优异耐热、耐高温氧化性热浸镀层钢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冷轧钢板及镀锌钢在高温状态下寿命较低,一般使用几年后钢板表面出现氧化,对健康不利,热镀锌钢板一般使用极限工作温度为230℃。而铝镀层钢板可以耐受600℃的高温,抗氧化耐腐蚀性很强,寿命比镀锌钢延长60%,广泛应用于燃气件、烤箱等耐高温领域。
铝镀层钢板在工作温度低于450℃时,钢板会保持光亮的外观,直到500℃以上才开始氧化和变色。因此铝镀层钢板可用于高温工作环境,其耐热性相当于13Cr不锈钢,至700℃时才开始变软。镀铝后的碳钢耐高温氧化性与不锈钢相等,耐热性可提高近百倍,各种钢镀铝硅前后的最高使用温度均大大提高。
铝镀层钢板具有优异的耐热、耐高温氧化性,是由于基板和镀层组织的特定组合,形成一种铁铝合金,使钢板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
由于铝镀层钢板优异的耐热和耐高温氧化性,广泛应用于对耐热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烤箱、烧烤炉、油炸锅、烤面包机、燃烧器排气机、隔热部件等。
中国专利号为201410739819.X的《一种耐热钢板及其制备工艺》,阐述了通过采用基层涂料和表层涂料在预涂膜钢板上依次进行涂层和烘烤,其中,使用的基层涂料和表层涂料是由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作为涂料组合物的基料,并辅以其他助剂制备而成,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具有较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因此,由其组成的涂料组合物更具有良好的性质,可喷涂在铁材、铝材或不锈钢等金属表面,并被广泛应用于烤盘、电煎锅及烧烤器具等耐热材料上。
中国专利号为201510027633.6的《一种电站锅炉用耐热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阐述了一种耐热不锈钢板的生产方法。钢板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8~0.12,Si:0.15~0.45,Mn:0.35~0.55,P:≤0.013,S:≤0.005,Cr:8.60~8.90,Mo:0.31~0.50,V:0.16~0.22,W:1.55~1.85,Nb:0.045~0.085,N:0.045~0.065,B:0.002~0.004,Ni:0.20~0.35,0<Al≤0.01,0<O≤20ppm。制造方法依次为;坯料制备:铸连铸坯;退火:退火温度740±10℃;热修磨;钢坯加热:加热温度为1230±10℃;Ⅴ轧制:粗轧开轧温度1160~1200℃,精轧终轧温度860~900℃;Ⅵ热矫直;Ⅶ正火:正火温度1050±10℃;Ⅷ回火:回火温度780±10℃,保温后钢板出炉空冷。
目前广泛应用的具有优异耐热、耐高温氧化钢板主要是采用耐高温涂料涂覆在钢板表面,及采用耐高温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