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4836.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113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碰撞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一级吸能盒,设置成连接于所述汽车的防撞梁;二级吸能盒,与所述一级吸能盒或者所述防撞梁连接;所述一级吸能盒与所述二级吸能盒设置于所述防撞梁与所述汽车的纵梁之间,且所述二级吸能盒的刚度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刚度不相等,以使所述二级吸能盒与所述一级吸能盒在所述防撞梁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分步溃缩。本申请传递至纵梁的作用力显著减小,对纵梁的冲击力较小,减小甚至消除经前轮、悬架系统和前挡板传递至乘员舱的作用力,从而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出厂前,需要进行各种碰撞试验,现有的汽车在防撞梁和纵梁之间设置有一个吸能盒,在对汽车进行碰撞试验时能够满足要求,但是,随着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需要对汽车进行25%的小重叠碰撞试验,即在防撞梁与刚性壁障在碰撞方向上重叠量比较小时进行碰撞试验,直接采用现有的这种汽车结构,在25%小重叠碰撞中,由于一个吸能盒的缓冲能力有限,碰撞力直接传递至纵梁,对纵梁的损伤较大,通过前轮、悬架系统和前挡板进行向后传递,进入乘员舱,可能导致车内人员受伤,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包括:
一级吸能盒,设置成连接于所述汽车的防撞梁;
二级吸能盒,与所述一级吸能盒或者所述防撞梁连接;
所述一级吸能盒与所述二级吸能盒设置于所述防撞梁与所述汽车的纵梁之间,且所述二级吸能盒的刚度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刚度不相等。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吸能盒与所述纵梁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纵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一级吸能盒与所述二级吸能盒中刚度较小的一者远离所述防撞梁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二级吸能盒设置于所述一级吸能盒内,且较所述支撑件,所述二级吸能盒更靠近所述防撞梁;所述二级吸能盒的刚度大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二级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连接,另一端悬置。
可选地,所述二级吸能盒的侧壁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侧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二级吸能盒连接于所述一级吸能盒与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二级吸能盒的刚度小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刚度介于所述二级吸能盒与所述一级吸能盒的刚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呈V字型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二级吸能盒和所述一级吸能盒中刚度较大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连接于所述纵梁;且所述V字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纵梁;所述二级吸能盒和所述一级吸能盒设置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凸起,两个所述凸起相向突出;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两个所述凸起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本体均设置有翻边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伸缩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所述伸缩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止推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止推件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止推件的刚度较所述支撑件的刚度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碰撞物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调节车辆的安全元件的变形的方法和相应的安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