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5541.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史慧;王磊;赵萌;周志卫;霍坤;王栋军;余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450005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反馈装置 机械结构设计 液压作动筒 载荷传感器 范围跨度 工作效率 力学装置 实现装置 手动插拔 手动切换 载荷量程 大跨度 可用 量程 销子 反馈 环节 | ||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可用于对液压作动筒要求载荷范围跨度大且需频繁更换的作业。本发明通过将装置中的销子手动插拔实现不同量程范围的两个载荷传感器工作状态之间的手动切换,进而实现装置载荷反馈的手动分级,该装置不仅能满足在同一力学装置中对大跨度载荷量程的需求,而且能够进行手动分级,简化了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承载结构中的力学装置一般需要反馈载荷量值,当载荷范围较大时,为了取得较高的载荷反馈精度,通常需要使用不同量程的传感器,需要试验人员对传感器进行频繁更换,此时,载荷传感器的更换不仅操作便捷性差,而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满足在同一力学装置中对大跨度载荷量程的需求,而且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用于对液压作动筒要求载荷范围跨度大且需频繁更换的作业。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包含承载壳体1、第一载荷传感器2、第二载荷传感器3、上拉杆5、销子8;上拉杆5的加载端通过承载壳体1顶端的孔伸出,上拉杆5的另一端位于承载壳体1内部,并设置有贯穿上拉杆5的杆体的定位孔7,与定位孔7相对应在承载壳体1两侧设有孔10;通过销子8在定位孔7和孔10中插拔的方式实现第一载荷传感器2和第二载荷传感器3的工作状态的切换,进而实现载荷反馈的手动分级。
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还包含挡块4,所述的承载壳体1内部带有限位凸台9;上拉杆5、第一载荷传感器2和挡块4串联连接,挡块4和第一载荷传感器2分别位于限位凸台9的两侧;第二载荷传感器3一端固定在承载壳体1的外底部,另一端与安装在承载壳体1外部的下拉杆6连接。
当所述的销子8贯穿插入在定位孔7和孔10的两组孔中时,第二载荷传感器3工作,载荷值由第二载荷传感器3读取。
当所述的销子8从定位孔7和孔10中拔出时,第一载荷传感器2工作,载荷值由第一载荷传感器2读取。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用该装置不仅能满足在同一力学装置中对大跨度载荷量程的需求,而且能够在实施过程中简化了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正对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垂直于定位孔的示意图;
其中,1—承载壳体、2—第一载荷传感器、3—第二载荷传感器、4—挡块、5—上拉杆、6—下拉杆、7—定位孔、8—销子、9—限位凸台、10—孔、图1和图2分别为当手动分级载荷反馈装置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水平面时,在水平面上,对正对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和垂直于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例如在对某试验件的加载试验中,具有先后顺序的四种工况如下: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吨、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5吨、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5吨、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8吨。
目前的操作方式是:
第一步、当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吨时,需要选取量程范围为0-2吨的传感器;
第二步、当对试验件的加载力值为15吨时,需要更换量程范围为0-25吨的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