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强度钢热压成形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350.8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勇;陈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强度钢 成形模具 热压成形 液压机 毛坯 奥氏体状态 成马氏体 冷却淬火 冷却水槽 零件硬度 炉内加热 成品件 马氏体 嵌入式 箱式炉 淬火 多层 后板 进炉 上料 | ||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强度钢热压成形生产线,依次为毛坯进炉、炉内加热到900‑‑950℃、毛坯奥氏体状态、上料、液压机成形模具内冷却淬火、最终成马氏体状态成品件;炉采用多层箱式炉,液压机成形模具,采用嵌入式冷却水槽;本发明淬火后板料马氏体含量高于95%,零件硬度值在450HV以上,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冲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度钢板的热压成形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们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201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811万辆,超过美国(1210万辆)、日本(880万辆)和德国(606万辆)的总产量(2698万辆)。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到1.94亿辆,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138辆。我国2016年石油消费量增加到5.56亿吨,其中50%以上用于汽车燃油,原油进口量增加到3.8亿吨,对外依存度上升至65%。全国大中城市雾霾污染逐年加剧。
面对国内和全球能源与环境压力,我国汽车制造业正在加速推进车身轻量化、节能环保、抗冲撞安全所需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开发应用。在目前看来,车用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以其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在汽车业中庆用越来越受关注,并已成为满足汽车减重和增加碰撞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
高强度钢板冷冲压成形面临的问题:(1)构件回弹增大:由于强度成倍提高,导致构件成形后回弹显著增加,几何精度降低,难以冲制形状复杂的构件;(2)构件缺陷增加、冲压工艺复杂:在现有的冷冲压设备和冲压工艺条件下,超高强度汽车板构件开裂、起皱和表面缺陷等显著增加,需要全面改进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包括压边力、润滑剂、冲压速度、成形步骤、模具圆角等参数;(3)冲压载荷与能耗提高:随着钢板强度提高2~3倍以上,需要更大吨位的冲压设备,F>3000吨,并且冲压成形的能耗显著增加;(4)模具磨损严重、模具材料强度提高:冷冲压过程中,超高强度汽车板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导致冲压模具的磨损严重,使用周期和寿命明显下降。模具材料的强度至少要比钢板强度高1-2个级别;(5)冷成形构件TRIP效应降低:钢板内残余奥氏体数量显著减少,TRIP塑性随之降低,抗冲撞冲击功吸收能力显著降低。
但是,高强度钢板的强度越高,其越难以成形,尤其是超高强度钢板,采用常规的冷冲压成形工艺几乎无法成形。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强钢热压成形生产线,将抗拉强度400~600MPa的钢板加热到奥氏体温度范围并均匀化,然后快速冲压成型,再保压并同时在模具内实现淬火,得到金相组织为马氏体、强度1500~2000MPa左右的超高强度零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超高强度钢热压成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依次为毛坯进炉、炉内加热到900--950℃、毛坯奥氏体状态、上料、液压机成形模具内冷却淬火、最终成马氏体状态成品件;
其中,炉采用多层箱式炉,设置5~7层的单独加热空间,每层设有单独的密封门,每层的气氛和加热单独控制,多层箱式炉采用侧开门,炉门开关采用光电开关控制,上料和出料时机械手将钢板快速端进端出,炉内加热到900--950℃时,保温3--8分钟;
其中,液压机成形模具,采用嵌入式冷却水槽,凹模底面设有支撑柱,水槽内水流处于紊流状态;
液压机成形模具中,支撑柱的高度为10-15mm,呈圆柱形。
多层箱式炉采用从下至上的加热方案,即:从最下面的第一炉膛加热到设定温度时,第二炉膛可开始加热,第二炉膛到设定温度时,第三炉膛开始加热,以此类推,至到加热到最上层炉膛。
液压机成形模具内冷却淬火,保压时间至少1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