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8505.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南京;殷高方;马明俊;杨瑞芳;刘建国;刘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7/04 | 分类号: | G01S17/0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宋仔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沉潜 油水 快速 识别 探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有测量仪、线缆、线缆固定与运动控制模块,测量仪包括控制中心以及与控制中心双向连接的定位模块、识别模块,测量仪的控制中心通过线缆与线缆固定与运动控制模块连接;定位模块采用激光测距或激光雷达技术,识别模块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本发明以激光后向散射回波信号作为探测装置水下移动基准,实现海洋沉潜油的快速精确定位,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实现海洋沉潜油的准确识别,有效地实现了海洋沉潜油的快速识别探测。本发明操作简便,探测效率及准确度高,可搭载于水上移动及水下自主运行平台,实现海洋不同水体沉潜油的快速准确识别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及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沉潜油的识别探测是目前国际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沉潜油在海水中为沉底或半潜状态,常规海上巡视很难发现;沉潜油污染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实现沉潜油的有效探测/监控对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沉潜油的探测主要包括采样分析、水下摄像、声学及光学测量方法等,现有技术特征分析如下:
(1)采样分析需要进行海水不同深度下大量的样品采集,耗时长、工作量巨大,对于大范围海域沉潜油探测时效性差,仅适于特定条件下的评估分析,难以满足大面积海洋巡查需求。
(2)水下摄像虽然能够直观判断海洋沉潜油的存在与否,但由于海洋水下环境复杂,如水体浊度将影响可视范围,探测时需进行不同水深状况的精细分析,速度慢;另一方面,图像缺少沉潜油的组分特征,识别误差大,仅能进行粗略判断,对于尺度较大沉潜油的存在则比较直观。相比于水下摄像,声学方法探测距离较远,但也存在准确识别的问题,仅根据声波信号难以有效区分目标物,如鱼群存在。
(3)光学方法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探测,如卫星遥感主要还是用于海面漂浮油类的大范围评估;激光探测限于海水状况,光束传播距离有限,仅从水上分析难以实现沉潜油的探测,另一方面,如激光诱导荧光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区分沉潜油特征,但信息量少,识别误差较大。
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快速有效识别探测海洋沉潜油并控制污染源(如海底溢油)是解决海洋沉潜油污染的关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沉潜油快速识别探测装备也将为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我国海洋沉潜油快速识别探测技术装备需求,以激光后向散射回波信号作为探测装置水下移动基准,实现海洋沉潜油的快速精确定位,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实现海洋沉潜油的准确识别,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操作简便,探测效率及准确度高,可搭载于水上移动及水下自主运行平台,实现海洋不同水体沉潜油的快速准确识别探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测量仪、线缆、线缆固定与运动控制模块,所述测量仪包括控制中心以及与控制中心双向连接的定位模块、识别模块,测量仪的控制中心通过线缆与线缆固定与运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位模块采用激光测距或激光雷达技术,识别模块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以定位模块对疑似沉潜油存在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判断的结果作为测量仪水下移动的基准,以识别模块对疑似沉潜油进行快速识别。
所述的一种海洋沉潜油水下快速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可搭载于水上移动平台或水下自主运行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8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