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331.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张彦辉;李大伟;任庆;胡柏林;王燕;汤玉辉;万媛媛;吴恭敏;高文武;彭智强;巩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定子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定子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定子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上缠绕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第二端部与第二开口相对应;第一冷却通道环绕定子绕组设置;上端盖封闭第一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一端部的第二冷却通道;下端盖封闭第二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二端部的第三冷却通道。本发明的冷却结构通过在定子绕组的端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冷却通道,从而提高了定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率,解决了定子绕组端部散热条件差的问题,降低了定子绕组烧蚀的风险,提高电机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用的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进行能量转换时,总是有一小部分损耗转变成热量,它必须通过转子、定子和电机外壳利用周围介质不断将热量散发出去。电机发热源有转子和定子两个,转子发热的功率不一定最大,温度一般最高;定子由硅钢体和绕组组成,因体积较大反而温度不一定很高,但发热功率较大,这与定子结构有关。
当前用于电动车的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在效率一定的前提下,电机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也越来越重要,统计发现定子绕组烧蚀现象大部分发生在端部位置,目前电机主流冷却方案为在电机外壳外侧设置水道,采用上述方案不能有效的为电子端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不能有效的解决定子绕组端部因热量积聚而产生的定子绕组烧蚀现象。
此外,目前温度传感器一般布置在定子绕组端部,由于定子绕组端部温度高于电机定子和转子其他部位的温度,导致温度传感器不能真实反映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温度。尤其是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钢对温度比较敏感,当温度超过一定值,就会出现不可逆退磁,导致电机失效。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以定子绕组端部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为依据来制定电机限功率和限扭矩策略。例如磁钢耐温180℃,当温度传感器测量定子绕组端部温度达到160℃时(留20℃安全余量),就开始限制电机功率和扭矩,以减少发热,从而保证磁钢温度不过温退磁。但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定子绕组端部温度不能真实反映磁钢温度,导致磁钢性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增强定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定子壳体,所述定子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定子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缠绕有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
第一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定子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环绕所述定子绕组设置;
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定子壳体固定连接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端盖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冷却通道;
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定子壳体固定连接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下端盖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三冷却通道;
第一冷却通道覆盖的轴向上的宽度要不小于定子绕组的轴向上的宽度;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分别设置在定子绕组的第一端部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且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三冷却通道分别设置在定子绕组的第二端部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
如上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端盖包括上端盖盖板和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的上端盖冷却部,所述上端盖盖板固定在所述定子壳体上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上端盖冷却部内部。
如上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端盖包括下端盖盖板和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下端盖冷却部;所述下端盖盖板固定在所述定子壳体上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下端盖冷却部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网用发电机组壳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冷电机壳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