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排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2335.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王方;钱时俊;苏长春;陈刚;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2D9/06;F01N13/00;F01N13/14;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牛艺文;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排气系统 排气净化 消声装置 尾气管 发动机 排气辅助制动器 顺次连接 尾气处理 排气管 系统化 右纵梁 排出 消声 尾气 净化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排气系统,通过设置顺次连接的发动机、排气管、排气辅助制动器、排气净化消声装置、尾气管,其中,通过固定在右纵梁上的排气净化消声装置,对发动机的尾气进行系统化的净化及消声处理,并通过尾气管进行排放,使得最终排出的尾气处理的较为彻底,符合标准规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到达国Ⅵ阶段时,其要求尾气排放中的NOx含量相比国V要大幅降低,排放限值NOx和PM将比国V阶段削减60%以上,同时增加颗粒物个数(PN)限值,所以国Ⅵ阶段要对尾气中颗粒物进行相关的处理;但目前的车辆排气系统尚且不能达到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排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以达到标准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排气系统,所述车辆排气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发动机、排气管、排气辅助制动器、排气净化消声装置、尾气管;
所述车辆排气系统还包括:连接的尿素罐和计量喷射泵,所述计量喷射泵的喷嘴与排气净化消声装置连接,所述尿素罐与发动机的冷却水系统连通;
所述尿素罐通过支架固定在左纵梁上,所述排气辅助制动器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排气净化消声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右纵梁上,用于对发动机的尾气进行净化、消声,并通过尾气管进行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净化消声装置包括:
筒形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口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顺次连接的第一消声管道、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第二消声管道、颗粒过滤器、第三消声管道、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第四消声管道;
计量喷射泵的喷嘴与第三消声管道连接,计量喷射泵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净化消声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一消声管道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消声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二消声管道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消声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三消声管道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三消声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四消声管道处的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四消声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基座,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基座上设置有护罩,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温度传感器安装基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基座上设置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净化消声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一消声管道处的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消声管道内氮氧化物的含量;
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第四消声管道处的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用于测量第四消声管道内氮氧化物的含量;
所述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均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上均设置有护罩,且每个控制单元均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净化消声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上的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