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929.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微;王磊;张虎;杨广荣;周莉;刘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C12N1/14;C12R1/645;C12R1/7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线莲 致病菌 菌落 初筛培养基 叶斑病 无菌生理盐水 筛选 分离效果 连续分离 叶片培养 青霉素 纯培养 稀释液 悬浮液 稀释 坏死 悬液 制备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筛选方法,取带有褐色坏死斑的成熟铁线莲叶片培养致病菌悬浮液;以加入100u/mL青霉素的PDA培养基制备初筛培养基;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致病菌悬液成不同浓度,取1mL稀释液涂布于初筛培养基上,并在24~26℃条件下培养72~76h,获得致病菌落群;挑取初筛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至含10%铁线莲汁的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连续分离3~5次,获得的单一菌落即为铁线莲叶斑病菌落。本发明方法选择性强,分离效果好,纯化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植物病原菌分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分离方法,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多为木质藤本,是攀援绿化中不可缺少的良好材料,有些铁线莲的花枝、叶枝与果枝,还可作为瓶饰、切花等。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仅需要平面绿化,还要把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铁线莲作为构成垂直绿化主体的藤本植物之一,可在园林绿化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但铁线莲的叶斑病严重影响其观赏性,筛选并鉴定出导致铁线莲叶斑病的主要病原物,对建立有效的铁线莲叶斑病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分离周期短,纯化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致病菌悬液的制备:取带有叶斑的铁线莲叶片,切碎后置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合物溶液的浓度为20~25%,于一定温度下培养得到致病菌悬液;
步骤2,初筛培养基的制备:往PDA培养基中加入100u/mL青霉素,混合均匀后,灭菌,得到初筛培养基;
步骤3,致病菌落群培养:将步骤1中的致病菌悬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成各个浓度的稀释液,每个浓度下取1mL稀释液涂布于步骤2的初筛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致病菌落群;
步骤4,单菌落培养:挑取初筛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接种至含铁线莲汁的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反复分:3~5次,获得的单一菌落为致病菌落;
步骤5:从初筛菌种中筛选出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再进行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其中,步骤1中,致病菌悬液的培养条件为:于25℃,2500rpm振荡条件下培养30~35min。
其中,步骤2中,灭菌条件为121℃下灭菌25~30min。
其中,步骤3中,对致病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得到的梯度稀释液浓度为10-5、10-6、10-7。
其中,步骤3中,培养条件为24~26℃下培养72~78h。
其中,步骤4中,含铁线莲汁的培养基中,铁线莲汁的质量浓度为10~15%。
其中,步骤5中,筛选方法为培养基验证和铁线莲验证试验。
其中,步骤5中,致病菌的种属为:镰刀菌属、尖镰孢菌和链格饱属。
有益效果:本发明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的筛选方法选择性强,分离周期短,纯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分离获得的4类铁线莲叶斑病致病菌(真菌)菌落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