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4,6-三氟苄胺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1854.5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岩;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29 | 分类号: | C07C211/29;C07C209/62;C07D487/18;C07C17/26;C07C25/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氟苄胺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2,4,6‑三氟苄胺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其有效合成方法缺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1,3,5‑三氟苯、多聚甲醛和氯化锌的硫酸、醋酸混合液中,持续通入氯化氢气体生成化合物1;化合物1与乌洛托品反应,生成季铵盐化合物2;化合物2在甲醇和浓盐酸中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3。本发明合成步骤简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2,4,6-三氟苄胺的合成。
背景技术
2,4,6-三氟苄胺(CAS:214759-21-4)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其中一个用途是合成抗艾滋病药物Bictegravir。目前关于该化合物合成的报道较少,主要合成路线有:
中国专利申请CN104610068,以1,3,5-三氟苯为原料,经过正丁基锂醛基化、硼氢化钾还原、氯化亚砜氯代、乌洛托品烷基化成盐和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得到2,4,6-三氟苄胺,此工艺路线繁琐,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申请CN107778183,以五氯苯腈为原料,与无水氟化钾反应得到3,5-二氯-2,4,6-三氟苯腈;3,5-二氯-2,4,6-三氟苯腈中加入有机碱、第一催化剂,通入氢气,经脱氯氢解得到2,4,6-三氟苯腈;2,4,6-三氟苯腈中加入酸、第二催化剂,通入氢气,经氰基还原得到2,4,6-三氟苄胺,其中脱氯氢解和氰基还原两步总收率低于60%,文献还给出3,5-二氯-2,4,6-三氟苯腈一步催化氢化还原得到2,4,6-三氟苄胺,但收率低于30%。中国专利申请CN106349083,直接以2,4,6-三氟苯腈为原料,在甲醇、氨水中,以Raney-Ni为催化剂,通入氢气,高压氢化得到2,4,6-三氟苄胺。以上工艺都涉及到高压氢化和危险催化剂Raney-Ni的使用,操作条件比较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4,6-三氟苄胺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其有效合成方法缺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2,4,6-三氟苄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向1,3,5-三氟苯、多聚甲醛和氯化锌的硫酸、醋酸混合液中,持续通入氯化氢气体生成化合物1;第二步,化合物1与乌洛托品反应,生成季铵盐化合物2;第三步,化合物2在甲醇和浓盐酸中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3。
合成线路如下:
。
第一步反应持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温度为40-70℃,优选5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优选16小时;第二步反应在回流下反应,第三步反应温度为40-70℃,优选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1,3,5-三氟苯为原料,经氯甲基化、烷基化和水解合成2,4,6-三氟苄胺的合成方法未见公开报道。本发明第一步持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优选控制反应温度为50℃,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1,产率提高了30%,达到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在回流条件下得到化合物2,浓缩干后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无需其它处理方式,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和已报道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反应条件简单,不涉及危险反应和危险试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