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5572.2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川;张练;苏浩秦;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8 | 分类号: | B64C27/28;B64D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06559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轴双旋翼 垂直 涡轴发动机 长航时 升力 重油发动机 复合式 模态 机翼 巡航飞行状态 离合器断开 离合器驱动 垂直尾翼 飞行阻力 水平尾翼 向后倾斜 巡航飞行 自转状态 作业能力 离合器 飞行 螺旋桨 机身 减小 桨盘 悬停 旋翼 巡航 转动 | ||
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共轴双旋翼、涡轴发动机、离合器、重油发动机和螺旋桨。该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巡航飞行两种模态。在垂直起降模态,涡轴发动机通过离合器驱动共轴双旋翼转动,由共轴双旋翼产生升力,并进行飞行操纵,重油发动机不工作。在巡航飞行状态,涡轴发动机停止工作,离合器断开,共轴双旋翼桨盘向后倾斜,进入自转状态以减小飞行阻力。此时旋翼产生的升力较小,主要依靠机翼产生的升力。本发明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作业能力,在巡航前飞状态可实现长航时飞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属于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直升机虽然具有垂直起降能力,但气动效率低,小时耗油率高,难以实现长航时飞行。常规固定翼飞行器通过采用较大展弦比的机翼,可以实现远高于直升机的气动效率,但常规固定翼飞行器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倾转旋翼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和高度前飞能力,但倾转旋翼飞行器为了避免高速飞行时发生结构动力学问题,一般采用展弦比较小的机翼以保证机翼刚度。这导致倾转旋翼飞行器气动效率不高,不能实现长航时飞行。倾转旋翼飞行器为了实现模态转换,还需要设计较复杂的倾转机构,增大了技术难度和复杂性。
采用单一动力系统难以同时兼顾垂直起降和长航时飞行的要求。垂直起降阶段需用功率较大,而巡航平飞状态则需要尽量减小需用功率以提高航时,巡航平飞状态的需用功率是垂直起降阶段的几分之一。动力系统既需要在垂直起降阶段输出大功率,又需要在巡航平飞小功率工作状态维持较低的耗油率。采用涡轴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等单一动力系统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作业能力,且飞行航时明显高于常规直升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共轴双旋翼、涡轴发动机、离合器、重油发动机以及螺旋桨;
机翼设置在机身两侧,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尾部;涡轴发动机、离合器和重油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内,共轴双旋翼位于机身背部,螺旋桨位于机身尾部;涡轴发动机通过离合器驱动共轴双旋翼转动,由共轴双旋翼产生升力,重油发动机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力。
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巡航飞行两种模态。
在垂直起降模态,涡轴发动机通过离合器驱动共轴双旋翼转动,由共轴双旋翼产生升力,并进行飞行操纵,重油发动机不工作。
在巡航飞行状态,离合器断开,涡轴发动机停止工作,共轴双旋翼桨盘向后倾斜,进入自转状态以减小飞行阻力,此时依靠机翼产生升力,重油发动机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力,克服飞行阻力。
共轴双旋翼与机身背部连接位置为无人机质心。
共轴双旋翼处于自转状态时,桨盘向后倾斜的角度不大于5°。共轴双旋翼处于自转状态时,升阻比不低于10。机翼展弦比不小于10。机翼的升阻比不小于20。重油发动机的单位耗油率不高于0.3kg/kW/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巡航前飞两种飞行模态,既具有类似直升机的垂直起降、悬停作业能力,又具有类似固定翼飞行器气动效率高的优点。
(2)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巡航飞行状态时,气动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直升机,有利于降低燃油消耗,能够实现长航时飞行。
(3)本发明采用的涡轴发动机仅用于需用功率较大的垂直起降状态,可充分发挥涡轴发动机攻重比高的优势,巡航前飞状态死重较少,也避免了涡轴发动机耗油率高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