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5594.9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齐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哲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摄像头 硬件平台 域控制器 智能网 预处理 信号调理模块 泊车雷达 倒车雷达 电路接口 雷达数据 模块连接 数据处理 硬件成本 整体架构 自动驾驶 数据发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一种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包括信号调理模块,用于车载摄像头数据的输入、并将输入的车载摄像头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车载摄像头数据发送给GPU模块;GPU模块,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连接,包括GPU_A模块和GPU_B模块,用于车载摄像头数据处理,以及车载摄像头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FPGA模块,分别与所述GPU_A模块和所述GPU_B模块连接,并通过LIN总线与倒车雷达、泊车雷达连接。本发明的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整体架构设计简单可靠,电路接口资源丰富,通用性较强,硬件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多个传感器融合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的L1级和不变道L2级自动驾驶是单个摄像头和雷达之间的融合,是目标层的融合,而可变道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需要数据层的融合,到L4/L5级阶段,还需要传感器数据和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融合。这意味着需要有大量的运算,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域控制器。同时,从ADAS(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级开始,传统的分布式车载电子控制单元的使用正在让位于集成的域控制器。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车架构能够出色地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同时确保最高程度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同时,域控制器也具有实现模块化的优势,按功能划分为单独的域控制器,能够简化自动化算法的开发和部署,方便在各个子系统中扩展功能。但是现有的域控制硬件平台结构复杂,通用性差,且硬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整体架构设计简单可靠、电路接口资源丰富、通用性较强、硬件成本较低的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放式智能网联域控制器硬件平台,包括,
信号调理模块,用于车载摄像头数据的输入、并将输入的车载摄像头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车载摄像头数据发送给GPU模块;
GPU模块,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连接,包括GPU_A模块和GPU_B模块,用于车载摄像头数据处理,以及车载摄像头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
FPGA模块,分别与所述GPU_A模块和所述GPU_B模块连接,并通过LIN总线与倒车雷达、泊车雷达连接,用于对所述GPU_A模块和所述GPU_B模块之间的车载摄像头数据进行数据校核、超声波数据处理、360环视拼接以及APA;
以太网关,分别与所述GPU_A模块、所述GPU_B模块以及所述FPGA模块连接,采用时间触发方式,用于域内网络通信管理,以及车载外部网络接入;
MCU模块,分别与所述GPU_A模块、所述GPU_B模块、所述以太网关、以及CAN_FD网络连接,用于数据融合,车辆行驶路径规划、决策;
接口模块,用于车载摄像头接入、影像输出、毫米波雷达输入、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检测、CAN网络通信以及电源分配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车载摄像头数据预处理包括滤波、放大/衰减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单目/双目前视摄像头,仪表中央摄像头和360环视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信号调理模块1,信号调理模块2和信号调理模块3,所述信号调理模块1与所述单目/双目前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单目/双目前视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负责车道线、行人/目标检测、交通标识检测以及前向空间的检测;所述信号调理模块2与所述仪表中央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仪表中央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收集和判断驾驶员的行为状态;所述信号调理模块3与所述360环视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安装在车辆前后和两侧的360环视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哲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哲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信息共享导向标识柱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节能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