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5959.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圆;蔡文杰;刘立君;杨文浩;杨乾恩;张意斌;贾志欣;李继强;李贤义;杜瑞;唐东城;熊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1/00;C22C21/02;C22C21/08;C22C32/00;C25D11/08;C25D11/10;C25D11/18;C22F1/04;C22F1/043;C22F1/047;C22F1/0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1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盖 汽车发电机 发电机 坯件 成型 加工技术领域 微纳石墨烯片 耐腐蚀性能 耐磨性 超声清洗 超声振荡 超声振动 充分混合 固溶处理 坯件表面 汽车配件 阳极氧化 振动时效 浸入 烧结 阳极 电解液 合金粉 耐温性 溶剂 膜层 生坯 | ||
1.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成型得到的发电机端盖坯件先超声清洗;再作为阳极,浸入电解液中,在超声振动的作用下进行阳极氧化,在坯件表面形成膜层;最后进行固溶处理和振动时效,得汽车发电机端盖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发电机端盖坯件由如下方法制得:将微纳石墨烯片在溶剂中先超声振荡,然后加入合金粉,充分混合后先干燥,再在压力作用下成型得发电机端盖生坯,最后烧结得发电机端盖坯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每g微纳石墨烯片溶于30-50mL的溶剂,所述的溶剂为乙醇、油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乙醇与油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8):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粉为:硅粉:3-10份、MnS:5-10份、镍粉:2-5份、钴粉:2-6份、镁粉:5-8份、铜粉:3-5份、Be粉:0.5-2份、铝粉300-6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压力成型中的压力为10-30MPa,烧结在真空或惰性氛围下进行,烧结的温度为720-780℃下烧结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超声清洗、阳极氧化中超声处理的频率均为20-30K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解液为:硫酸100-150g/L、磷酸10-20g/L、草酸15-25g/L、盐酸20-40g/L、甘油50-60g/L、己二酸铵100-120g/L、吡咯60-80g/L、草酸钴3-6g/L、锡酸钠20-40g/L。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阳极氧化时电解液的温度为20-30℃,外接直流电,通电电压为20-30V,通电时间为2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固溶处理为将具有膜层的汽车发电机端盖坯件先在440-450℃下保温10-15h,随炉冷却,然后再升温至500-520℃保温2-3h,然后空冷至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时效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处理温度为180-200℃,保温时间为10-15min,第二阶段的处理温度为200-220℃,保温时间为8-12min,第三阶段的处理温度为220-240℃,保温时间为5-8min;时效中的振动功率为1-2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9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