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0025.3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勋;刘伟伟;刘立明;薛金红;谢江涛;朱豪洋;翁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面 软岩大 变形 隧道 支护 方法 | ||
1.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上台阶施工:首先进行上台阶的开挖,开挖一个进尺后进行初喷混凝土,初喷完成后,在上台阶左右拱腰钢架连接位置处按水平向上30°钻孔,然后,将第一约束杆(1)送入孔内;通过注浆设备对第一约束杆(1)进行注浆;架立上台阶钢架,使上台阶钢架与喷射混凝土密贴,挂设钢筋网;第一约束杆(1)与上台阶钢架通过连接构件(6)相连接;施作超前注浆小导管(2);最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形成上部初衬支护;
(2)中台阶施工:在上部初衬支护下,两侧错位开挖中台阶,预留中台阶核心土部分,开挖完成后进行初喷混凝土;初喷完成后,在上中台阶钢架连接位置处偏下30~50cm处按水平向下10°钻孔;然后,将第二约束杆(3)送入孔内;通过注浆设备对第二约束杆(3)进行注浆;接长中台阶钢架,使中台阶钢架与喷射混凝土密贴,挂设钢筋网;第二约束杆(3)与中台阶钢架通过连接构件(6)相连接;最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下台阶施工:两侧错位开挖下台阶,预留下台阶核心土部分,开挖完成后进行初喷混凝土;初喷完成后,在中下台阶钢架连接位置处偏下30~50cm处按水平向下10°钻孔;将第三约束杆(4)送入孔内;通过注浆设备对第三约束杆(4)进行注浆;接长下台阶钢架,使下台阶钢架与喷射混凝土密贴,挂设钢筋网,第三约束杆(4)与下台阶钢架通过连接构件(6)相连接;施作下台阶锁脚锚管(5);最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回填下台阶左右两侧;
(4)预留核心土开挖:开挖中台阶预留核心土部分和下台阶预留核心土部分,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一致;
(5)仰拱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3~5m,仰拱部分开挖后,进行初喷;
(6)在超前注浆小导管(2)支护下,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以至隧道贯通;
其中,第一约束杆(1)、第二约束杆(3)与第三约束杆(4)均为注浆锚管;第一约束杆(1)、第二约束杆(3)与第三约束杆(4)的直径均为76mm,长度均为6~10m;第一约束杆(1)、第二约束杆(3)与 第三约束杆(4)中注浆浆液为高强快硬锚固砂浆;
步骤(1)、(2)与(3)中压浆时,压力为0.5~2Mpa;
步骤(1)~(5)中采用弱爆破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上台阶开挖矢跨比不小于0.3,开挖进尺根据钢架间距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前注浆小导管(2)的直径为4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与(3)中钻孔时,均预留0.2m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0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