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111.4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梅;崔宝洲;梁义辉;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11288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调节装置 支架 智能巡检机器人 透镜 轨道交通隧道 成像系统 车体 光源 检测 第二驱动装置 第一驱动装置 信号采集装置 光源焦距 弯曲运动 光照 隧道 | ||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光源调节装置(1),设置在所述光源调节装置(1)内部的光源(2)和设置在所述光源调节装置(1)外的信号采集装置(3);所述光源调节装置(1)包括固定在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11),设置在所述支架(11)前端的透镜(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调节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用于控制所述光源(2)运动、调整所述光源(2)至透镜(12)的距离的第一驱动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2)为线性菲涅尔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包括设在支架(11)外的线阵相机(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1)上设置有用于改变透镜(12)弯曲弧度的第二驱动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2-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包括固定在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座(111)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座(111)两端的支架板(112),以及位于支架座(111)和支架板(112)上下两端的顶板(114)和底板(115),所述透镜(12)的上下端分别活动地与所述支架(11)的顶板(114)和底板(115)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包括与所述支架板(112)相连的基板(131),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座(111)和所述基板(131)相连的拉簧(132),设置在所述支架板(112)内侧与所述基板(131)相接触用于驱动所述基板(131)水平运动的凸轮(133)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板(112)外侧用于驱动所述凸轮(133)运动的舵机(134);所述基板(131)与所述透镜(12)主光轴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板(112)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透镜(12)主光轴平行设置的滑槽(113),所述基板(131)的两端嵌入滑槽(113)内、且可在所述滑槽(113)内运动,所述光源(2)设置在所述基板(131)上且位于所述拉簧(132)和所述凸轮(133)的对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4)包括设在两个支架板(112)外侧的两个电机(143),两个丝杠(142)设置在支架板(112)外侧且与所述电机(143)连接,且所述丝杠(142)位于透镜中间位置且与透镜主光轴平行设置;所述丝杠(142)上设置一滑块(141),滑块(141)可以沿丝杠做直线运动,丝杠(14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支架板(112)前端外侧,所述滑块(14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支架板(112)的内侧并与所述透镜里面接触,用于驱动所述透镜(12)前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调节装置(1)下面的用于调整所述线阵相机(32)姿态的调整台(31),所述调整台(31)安装在所述线阵相机(32)和所述支架(11)之间;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调整台(31)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3)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调整台(31)绕水平轴旋转的旋转驱动电机(331)和用于控制所述调整台绕垂直轴水平摆动的摆动驱动电机(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1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